“2016年12月23日10时25分,2道3台位C64K 4931801二位缓解阀拉杆吊架裂损60%”,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在自己的工作手册上记录了这一信息并对故障部位做了标识。这是他今天检修车发现的第五件配件裂损故障。中午12点,饭都没顾上吃一口,他便一头钻进了工作室,查阅资料对故障进行分析,翻阅技术标准,研究解决办法。这个年轻人叫尚建贵,连续5年被评为段优秀共青团员,并荣获沈阳铁路局“尼红式青年标兵”、全路青年岗位能手、辽宁省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等荣誉称号,成为全路货车检修系统中名副其实的“头牌工匠”。
尚建贵如此成就,来之不易。
1986年8月,尚建贵出生在山东省德州市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2006年高中毕业时,本可以顺利考入大学的他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毅然决定报考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当初,想着能有份稳定工作就知足了。没想到竟然进了国企。”如今的尚建贵回忆起8年前成为铁路职工的那一刻,仍然激动不已。
2009年参加工作后,尚建贵成为沈阳铁路局苏家屯车辆段修车车间转向架班组一名车辆钳工。转向架落成岗位是货车检修中责任最重、风险较大的一个岗位,落成质量直接关系着走行部的运行安全。这个岗位不仅需要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去担当。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他用不到半年时间就经历了从“不会干”到“难不倒”的转变。
干活儿“得心应手”了,尚建贵却出现从未有过的迷惘。千篇一律的工作流程,周而复始的流水作业,就这样平平庸庸地干一辈子?2012年夏季,尚建贵有机会观摩了路局货车检车员技术比武大赛。紧张严肃的理论测试、热火朝天的快速修比武,一个个斩金夺银的选手让他又羡慕又敬佩,也因此有了新追求,也因此从迷惘中走出。
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他抢时间学习各种检修工艺和制度标准。甚至有时正吃着饭,因为一道题不懂而放下筷子,嘴里嚼着饭,手上捧本书就像着魔一样。媳妇有时挖苦他说:“一个车辆钳工至于这样吗?”
付出一份辛苦就有一份收获。正是因为他对专业技术的孜孜以求和刻苦钻研,不到1年时间就熟练掌握了转向架班组17个岗位的操作标准和工艺流程,练就了联防互控的“火眼金睛”,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多次防止了直接危及行车安全的制动梁圆销开口销漏装、承载鞍与侧架导框不正位等典型故障。
各种赞誉、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他也成了令别人敬佩的佼佼者。
尚建贵虽然年轻,带徒弟却有一套方法。袁进革是2015年分配到转向架班组的一名高职生,工作一度不安心。去年8月底的一天,正值“桑拿天”,袁进革在分解转向架时,碰到一个摇枕销子锈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卸不下来。这时,尚建贵不声不响地拿起工具帮他退卸锈蚀的销子。“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师傅总是用实际行动帮助我。同样是年轻人,自己的差距太大了。”在尚建贵的影响下,袁进革有了明显的变化,现在已经成为班组的业务骨干。
“言传和身教缺一不可,我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尚建贵深有感触地说。
2016年1月,苏家屯车辆段团委创建了“尚建贵工作室”。尚建贵以检修、运用、设备等领域有专长、有建树和创新能力的青年职工为核心,组建了工作室团队;制定“传帮带”制度,帮助新入路职工尽快提高专业技能,成长成才。同时,还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青工存在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技术练功,让青工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提高技能。在2016年开展的技术比武中,有5名青工获得段级技术能手称号,2名青工获得局级技术能手称号。
心中有梦想、脑中有蓝图、手中有技术,尚建贵从一名农村娃成长为“头牌工匠”,他的成长经历相信对许多青年职工会有启示。
(顾威 刘志威 许忠生)
新闻推荐
北京时间2月19日,第八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日本札幌巨蛋体育馆举行,标志着这项亚洲冬季项目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正式揭幕。作为亚洲冬季运动的一支
北京时间2月19日,第八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日本札幌巨蛋体育馆举行,标志着这项亚洲冬季项目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正式揭幕。作为亚洲冬季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代表团派出236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