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张伟杰)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采取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方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17-02-22 10: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记者张伟杰)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采取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戴长林介绍说,实践表明,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是导致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人民法院对案件审判要更加重视审查取证活动的合法性,更加严格落实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要求。在审判过程中,要以更高的标准依法认定、坚决排除各类非法证据;要严格规范证据合法性的审查、调查程序,建立健全程序性裁判规则,依法处理证据合法性争议。

据介绍,从目前发现和纠正的冤假错案看,除了有罪推定等错误司法观念尚未根除外,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关键性的诉讼制度未能落到实处。《实施意见》通过有针对性地完善证据制度和审判程序,有助于健全落实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完善公检法各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体制机制。

《实施意见》规定:“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对于定罪事实应当综合全案证据排除合理怀疑。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定罪证据确实、充分,量刑证据存疑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认定。”

确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审判以庭审为中心”,是审判权作为最终的判断权和裁决权的性质所决定的。审判是刑事诉讼中决定被告人罪责刑问题的决定性环节,是防范冤假错案的关键性防线。

《实施意见》强调,“规范普通审理程序,确保依法公正审判”,要求人民法院积极推进庭审实质化,通过公正规范的庭审切实发挥应有的把关、制约作用,促使公检法三机关依法规范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共同维护司法公正。这一部分内容规范了证据调查程序,完善了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同时还完善了法律援助制度和法庭审理规程。

《实施意见》还规定:证明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都应当在法庭上出示,依法保障控辩双方的质证权。

新闻推荐

    2月21日,乘客在河南省郑州火车站进站乘车。 当日是2017年春运最后一天。2017年春运从1月13日至2月21日,共计4

2月21日,乘客在河南省郑州火车站进站乘车。当日是2017年春运最后一天。2017年春运从1月13日至2月21日,共计40天。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张伟杰)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采取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方)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