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报讯 (记者李国 实习生郑钰巧)“要不是工会组织的4000元助学金,我不可能走进大学校园!”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的杨浩近日对记者说。2016年,重庆市铜梁区总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17-02-15 10: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记者李国 实习生郑钰巧)“要不是工会组织的4000元助学金,我不可能走进大学校园!”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的杨浩近日对记者说。2016年,重庆市铜梁区总工会联合团区委、区妇联,开展了一场以“群团合力·筑梦龙乡”为主题的金秋公益助学活动,全区有437名困难学生获得资助。据介绍,这仅是该区群团组织改革后携手帮扶困难学子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针对单个群团组织服务对应群体的力量毕竟有限的状况,铜梁区群团改革领导小组联合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群团组织,对“金秋助学”“春蕾圆梦行动”等助学品牌和各部门帮扶措施进行集中整合,打造出“群团合力·筑梦龙乡”公益助学活动品牌。

“群团组织联手打造服务品牌,实现了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由单一运行走向联合运转、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多元、由自成体系走向整体联动。”铜梁区委书记陈勇介绍说,该区各群团组织还将联手共创群团服务品牌,以带动更多社会人士加入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和支持。

随着改革试点的推进,该区通过健全群团组织结构、创新服务工作机制、树立特色惠民服务品牌等举措,走出了一条工作沉下去,服务实起来,群众在哪里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新路径。

铜梁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世红告诉记者,改革着力在健全组织体系、创新工会工作方式方法、铸就工会服务品牌等重点领域推进。突出联手,整合资源,实现阵地共建共用共享,提升整体软硬实力。区总探索建立流动职工服务站,零距离服务职工;运用“互联网+职工之家”,将建会程序、四季帮扶等内容通过网上展示;通过开展“互联网+职工之星评比”等活动,弘扬工匠精神等。

该区总还优化整合区职工服务中心资源,联手团区委、区妇联建立铜梁区群众权益维护中心,打造“龙乡维权”品牌,采用“1+3+6”服务模式,为职工群众提供权益维护、困难帮助等服务,实现咨询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共享维权律师队伍,共同开展法援工作。

经过整合后,该区群团组织目前已形成“龙乡维权”“青锋创业”“困境儿童关爱”等7大服务品牌。此外,该区群团新媒体中心充分运用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开展工作,实现职工群众与群团“零距离”连接互动,联合打造的“铜梁工青妇之家”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新的服务阵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邢生祥 通讯员王得刚 马惠玲)青海钻井公司坚持救急和解困并重,不断完善多层次的帮扶体系,用“暖心”行动凝聚创业合力。 2016年,该公司工会通过送

本报讯(记者邢生祥通讯员王得刚马惠玲)青海钻井公司坚持救急和解困并重,不断完善多层次的帮扶体系,用“暖心”行动凝聚创业合力。2016年,该公司工会通过送温暖活动,慰问大病职工、遗孤、低保户等困难群...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本报讯 (记者李国 实习生郑钰巧)“要不是工会组织的4000元助学金,我不可能走进大学校园!”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的杨浩近日对记者说。2016年,重庆市铜梁区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