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2月15日《安徽日报》一版头条报道 “医共体”造福千万家 ——天长医改调查之一

来源:滁州日报 2017-02-20 11:13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2月15日《安徽日报》一版头条报道 “医共体”造福千万家 天长医改调查之一

安徽日报记者陈 群 王慧慧

早春二月,天长街头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建设医共体,造福老百姓”的巨幅标语牌格外引人注目。

天长市是全国4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县级医院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新一轮医改的主战场。处于改革“风口浪尖”的天长市,大胆闯大胆试,将群众“获得感”作为医改的方向和着力点,将建机制作为推进县域医改的“牛鼻子”,在全国首创“县域医共体”模式,由县级医院牵头组成3个医疗服务共同体,串联起14个乡镇卫生院、163个卫生室及2个社区服务中心,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分工明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新型“医共体”。

一年多来,“医共体”成效怎样?老百姓是否满意?医院和医护人员感受如何?

“离家近,花钱少,家门口就能得到大专家的诊治”

——“医共体”上联三甲、下联乡村,群众看病负担不断减轻。截至2016年12月底,新农合实际补偿比达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县域内就诊率高达92.24%。

2月9日上午9时,天长市汊涧镇中心卫生院远程诊疗中心内,一场跨越两百多公里的三方会诊正在进行。

患者是85岁的双元村村民周文玉,大年二十九那天,她不慎跌倒致左股骨骨折。“因患者高龄,又有10年的高血压、心脏病史,手术风险尤其是麻醉难度很大。”汊涧镇卫生院麻醉师王光辉表示,“这要在以前,我们肯定不敢收治。”在天长和合肥等地的专家通过第一次远程会诊给出指导意见后,2月4日,王光辉与骨科医生合力成功完成手术。“这次会诊,就是希望再听听专家术后康复治疗意见。”

“离家近,花钱少,家门口就能得到大专家的诊治。不仅省去大医院高昂的住院费,还省了不少交通、住宿、陪护等附加费用。”老人的女儿胡传芳欣慰地告诉记者。

“为了‘盘活\’资源,我们重点建设医疗服务共同体,通过整合城乡医疗机构、区域信息平台和医疗服务资源,使大小医院成为‘一家人\’。‘医共体\’上联三甲、下联乡村,做到病人不动专家动,实现‘少付费、少跑路、治好病\’目标。”作为这项改革的“掌门人”,天长市委书记金维加在谈到“医共体”时如数家珍。

改革带来了实惠。调查显示,天长市群众看病负担不断下降,医保报销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16年12月底,新农合实际补偿比达到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人生病后选择当地就医,县域内就诊率高达92.24%。第三方调查显示,群众、医务人员满意度均保持在93%以上。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南谯围绕五大发展明确今年工作目标

南谯围绕五大发展明确今年工作目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2月15日《安徽日报》一版头条报道 “医共体”造福千万家 ——天长医改调查之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