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2月15日推出报道《安徽天长:医共体让群众看病“少付费、少跑路”》,内容如下:
安徽天长深化医疗改革,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上联三甲,下联乡村,通过组建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取得了县级、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双提升”,县外就诊回流、县内基层首诊幅度“双增长”的显著成效。
在天长市人民医院远程诊疗中心,医生正通过视频向汊涧镇中心卫生院的王光辉医生叮嘱患者周文玉的术后康复注意事项。85岁的周文玉老人患有高血压,年前摔了一跤造成大腿骨骨折。王光辉说,像这样的高风险病人,以前他们这种镇级卫生院是不敢接收的。
王光辉说:“在市医院专家的指点下,给我们提供了技术指导,比如说要调节心功能、血压,麻醉方面的指导,我们就于2月4号在这开刀,手术比较成功。”
从2015年起,天长市3个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结对协议,组建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打通了县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科学有序流动的“纵贯线”,群众以卫生院的收费标准享受到县级医院医疗服务,实现“少付费、少跑路”目标。汊北村村民叶俊去年底查出食道癌,在县医院做完手术后,就回到离家五里多路的汊涧镇中心卫生院进行康复治疗。
叶俊的妻子刘素兰说:“离家近,这里也很好,费用也便宜,蛮好的。”
医共体还重新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链”,新农合基金对医共体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交由牵头医院统筹管理,年底结算,超支由县级医院承担,结余由县级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按6∶3∶1比例进行分配。把原来医院想方设法多花的新农合基金从“医院收入”变成“医院成本”,倒逼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主动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截至去年底,天长患者自付医疗费用比下降到30%,新农合基金减少支出1370万元。
天长市市委书记金维加说:“医共体实现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就医更方便、看病更省钱。”
当日,中央电台《新闻纵横》还推出报道《安徽天长医共体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病人就医有序》。
新闻推荐
定远地税局落实 税收优惠政策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