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以来,“减负”二字成为许多校长常挂在嘴里的字眼。大江在本栏目鸡年屈指可数的几篇文章里,也多次提到了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放在学生们的角度来看,这种呼吁,似乎与“趋势”不符。那么,到底该怎么理解“减负”中的“负”呢?最近看了上海市闵行中学校长何美龙在新学期的致辞讲话,大江豁然找到了“负”的准确解释。
何美龙校长说,减负是减那些不必要的负担,减机械的背诵记忆,减简单试题的反复操练,减纯粹的知识复述;减负是针对身心发育不足、难以支撑努力学习的小学、幼儿园低龄孩子的;减负是给不具备足够学习能力,但又想上大学的人一种引导:不要在自己没有兴趣、并不擅长的领域耗尽精力,制订不恰实际的目标;而是要勇于探索、发现自己的兴趣,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努力。
这三种解释,够明白坦诚的吧。所以,千万不要让正当学习年华的孩子们,滋生自己不好好学习却是正确的错误理念,也不能让家长受到对孩子放任不管就是减负的误导。如果还不明白,请再看看你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老师们的子女,他们抓孩子看书、学习、成绩,绝对是铆足劲铁了心,可不管什么“负”不“负”。
曾获“普利策”最高新闻奖的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花了一年时间,在加州公立学校惠特尼高中“蹲点”。一年后,他写《梦想的学校》一书。这本书第一章用了个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这是惠特尼高中学生群体的画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支撑一整夜的学习。
这就是美国优质高中学生的“负”。他们一年要背的课本,超过100斤。
如果放眼天下,天才确实有,但极为罕见。大部分学子迈向成功的“捷径”只有一条:正确学习,发奋努力。所谓的“减负”,是减掉累赘和呆板,减掉三心二意与懒懒散散,减掉无的放矢与眼高手低。如果把该减的“负”没有减掉,把不该减的“负”却一笔勾销,那么就是对孩子不负责,对教育不负责,对我们的未来不负责。
新闻推荐
江苏苏宁易购队19日抵达韩国济州岛参加亚冠首场小组赛,苏宁俱乐部20日发布“启航”海报,主教练崔龙洙表示,队员对于新赛季首战有很大的期待和信心,自己希望带领球队创造历史,从亚冠小组出线。江苏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