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5点半,走进阜阳站的食堂,3位师傅正忙活着烧水,水烧开后,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水饺被倒进了大锅。阜阳火车站书记张希望告诉记者,除夕晚上为旅客送水饺,是阜阳火车站坚持了24年的特色服务,希望为乘客们营造一个温暖如家的乘车环境。
“除夕夜是万家团圆的日子,然而许多旅客还奔波在旅途中。吃饺子是除夕夜的传统,为了让行走在回家路上的旅客也能感受到温暖,我们提前统计了除夕晚上的乘车人数,一大早就着手准备,买好了一次性碗、筷,让乘客们安心、放心地吃上年夜饭。”火车站食堂师傅刘张强说,今年饺子有猪肉白菜的、猪肉芹菜的、猪肉大葱的、猪肉韭菜的、猪肉香菇的、三鲜的,照顾了不同地方人的口味。
“旅客朋友们,吃饺子喽……”傍晚6时半,当冒着热气的6000多只饺子出现在候车大厅,乘客们眼中满是惊喜。工作人员麻利地将水饺盛好,一一送到乘客手中。在候车大厅里的数百位乘客,吃上了这顿特殊的“年夜饭”。有小情侣偎依在一起合吃一碗饺子,有年轻妈妈正在喂几岁的孩子,还有全家老少边吃边聊,场面非常温馨。
50多岁的严大淑从亳州利辛而来,当晚在阜阳火车站转乘,前往家乡宣城绩溪。“我是做卤菜生意的,年前几天特别忙,直到除夕这天才关门收摊。”严大淑说,她是坐凌晨的火车,本来准备买一袋方便面吃,没想到火车站送来了热乎的水饺。“每年除夕我们家必吃水饺,充满了年味和温情,除夕夜里能在火车站吃上水饺,就好像在家里吃了年夜饭一样。”
苏秀英一家是临泉县黄岭镇人,准备乘坐当晚的火车去福建晋江。“俺们外出务工,走得早,好找活。”接过火车站工作人员递过来的水饺,苏秀英很意外:“除夕夜里匆匆外出,也是现实生活所迫。火车站在除夕晚上送饺子,让我们感觉到家乡的温暖。”
新闻推荐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董峻)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