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社会爱心人士和学校师生、家长对我的关心,让我的春节过得如此温馨,我将来一定会用爱心回报社会,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邕宁区中和乡中心学校贫困学生小臻春节前收到特别的新年礼物,开心感恩。
“覃爸爸、韦妈妈,新年好!好想你们啊!”2月4日,大年初八,南宁市明天学校毕业的孤儿孩子欢聚一堂,共同欢度第七届“感恩日”。
今年新春佳节,南宁市教育系统实施关爱行动,爱心、感恩汇聚,撒播冬日温情。
●包粽子做汤圆 山村孩子感受“暖心年”
新春的呼唤在耳畔回响,美好的祝福在身边传递。邕宁区中和乡中心学校流淌着关爱互助的暖流。1月26日,该校副校长陆子岳和一位学生家长带着5位学生到中和乡祥旦坡的何柳臻家中一起做汤圆、包粽子,感受春节氛围。
何柳臻是一名贫困学生,其父于2010年过世。当年为了给爸爸治病,家里欠债4万多元,何家三姐妹全靠母亲一人抚养,家里还要赡养70多岁的奶奶,学校在了解到小臻的家庭情况后十分关心,采取多种措施对她进行帮扶。2015年底,一位上海的热心人士表示愿意资助小臻,现在她每月都能收到好心人的捐款。
在小臻家中,大伙有说有笑,一起动手包粽子、做汤圆,把新年的祝福都融入到新春佳节的传统活动中。老师和同学还鼓励小臻要克服困难,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不要被困难打倒,要怀着勇敢和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这是我11年来过得最开心的春节,因为有老师和同学相伴。”小臻眼含泪水激动地说,“长大以后,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回报大家对我们的关爱。”
陆子岳表示,学校在节前给贫困学子送温暖,不仅是对贫困学子物质上的资助,更给他们送去了精神上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真正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坚定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激励大家心怀感恩之心,共建和谐社会。
●回母校话人生 感恩路上情意浓
大年初八,又是一年相聚时,南宁市明天学校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从明天学校毕业的孤儿孩子无论毕业后的身份如何,在这一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回家看看。
明天学校是广西第一所孤儿学校,学校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六个年头,在此期间,学校一共招收了全区各地485名孤儿,目前已有238名孤儿顺利从学校毕业。从明天学校毕业的孤儿孩子,怀着对母校的眷恋与感恩,自发地组织了毕业生同学会,并在大年初八这一天,从全国各地齐聚学校,共度这盛大而美好的节日。
大年初八“感恩日”已经成为明天学校孤儿毕业生共赴的盛大节日与传统,从2011年第一届“感恩日”到如今2017年第七届,明天学校孤儿毕业生的队伍不断壮大,大家职业不同,际遇各异。有牵着爱人带着孩子的爸妈,有风尘仆仆刚刚从车站赶到的归人,有刚从工作岗位上结束工作匆匆赶来的同学……
今年的感恩日与以往又有不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明天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屯里校区迁到安吉校区,今年是第一次在安吉校区举办“感恩日”活动,意义非凡。当天上午,一个带着丈夫和孩子回校的西乡塘籍双定镇孤儿——陆菲菲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菲菲是2000年来到明天学校就读,第二届毕业的孤儿,工作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如今已育有两个孩子。今天一大早就带着家人回到母校帮忙。见到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菲菲总有说不完的话,大家一起畅谈人生,共同描绘美好的未来。莫明金、陈丽娟、黄爱松等多名孤儿孩子现场为学校捐献爱心款。
活动中, 明天学校爱心顾问罗世敏、何培嵩、潘荣才和学校的老师一同参加,以此表达他们对学校一直以来的关心与支持;校园里,感恩祝福墙上,是毕业回来的学生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祝福;大屏幕上不断变幻的,是精心收集的孤儿毕业生多年变化的点滴。座谈会上,明天学校校长覃锋和其他老师也献上他们为人师的谆谆教诲和新春祝福;孩子们纷纷畅谈一年来的收获与展望。走在“感恩路”上,那一棵棵桂花树记下七年来孩子们回家的记忆……
●齐帮扶过好年 关爱行动让冬天不再冷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让贫困家庭学生等“过暖冬”“过好年”,南宁市教育局认真落实各级***工作部署,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积极作为, 按照“摸清底数、问清需求、理清措施”的思路,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关爱行动 ,让他们的冬天不再寒冷。
全市教育系统通过组织各县市区、各中小学校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摸底,问需于生,摸清重点帮扶的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底数和需求情况,建立分类帮扶台账。 积极开展结对关爱行动。组织各中小学结合实际制定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方案,根据留守儿童需要, 广泛开展“师生结对子”“生生手拉手”等关爱活动,在学业、心理等方面给予倾斜,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 同时进行走访慰问行动,深入走访慰问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全市教育系统将循序渐进,通过部署实施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过暖冬”“过好年”保障工作,探索经验,逐步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和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和农村留守儿童“过暖冬”“过好年”长效机制。
南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关爱这些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形成“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感恩回馈社会”的认知,共同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新闻推荐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形势下做好开发区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指出,开发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