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儿童,比较瘦弱,个头也不高。偶尔能够有机会闻到猪肉的香味,也算是一种幸福。虽然机会不多,一旦闻到,还是令我回味无穷。所以并不觉得日子难过,整天也是快快乐乐的。
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已经落实责任田到户,温饱问题基本能解决。不过那时的农民,开放的意识并不是太浓,大多数还是把眼光放在田地上,在土里找食,来钱的路子不宽,所以物质生活还是比较贫乏,日常基本上是粗茶淡饭,即使那时的猪肉只是每公斤2元左右,也很少有机会吃到肉食。偶尔能吃上一次肥猪肉,也能回味上十天半个月。
当时我的两个哥哥已经高中毕业,他们年轻力壮,也肯下苦工夫耕种田地,那年的粮食收成不错。父亲看到家里增添了生力军,知道干农活不成问题,他就通过老朋友介绍,到岑溪七坪林场去打半年工,这样使得过年的时候能有些钱,过得像样点。我也盼望着父亲能多挣些钱回来,好让我能有机会品尝到朝思暮想的扣肉的美味。
除夕前夕,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也许是劳苦了半年,好歹挣了些钱回来,他情绪很好。一回到家看到自家的房子已经很旧了,就着手装修一下房子,让它也沾点过年的喜气。不过,说是装修,其实只不过是叫我和哥哥一起去到野外,把那些人们来不及捡回去的牛粪捡一些回来,然后和上黄泥,大家一齐动手把房子刷上一遍,就这样装修。不过现在说起来不好听,但是在牛粪干了以后,墨绿色中散发出淡淡的青草香,闻着还是怪舒服的。在那样的年代里,这也是一种幸福的香味。
干完这一切后,就该筹办年货了。我总是巴望着父亲能首先买肉蒸扣肉,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他一下子就买回了5公斤多的肥猪肉,不是真正做扣肉的腩肉,而是那些比较肥的肉。我们的做法也很简单,只是把这些肥肉切成方形的一块块,放上竹笋、菜干之类配菜,用大锅煮,煮的时间越长,吃起来就越有味。其实,这也称不上扣肉,充其量就是肥肉而已,但是我们自己愿意这样称呼它,这还是一种很满足、很上等的称呼。
我记得很清楚,那年大年夜,我们就吃上了一道盼望很久的肥扣肉,心里高兴万分。父亲说,这次可以放开肚皮吃了。开饭后,我迫不及待地夹上一块早就瞄准了的肥扣肉,一口塞进嘴里,闭上眼睛,慢慢地嚼,直到满嘴流油,哥哥也跟着有滋有味地吃起来。
这种幸福的香味,现在的人,或许是无法闻得到了,那是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幸福。
(莫耀裾)
新闻推荐
绿地开启南宁智慧健康生活 绿地中央广场将成为绿地集团西南首个远程医疗示范社区
▲绿地远程医疗实景图▲绿地中央广场项目鸟瞰图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南宁将建成特大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绿地集团助力南宁城市发展,推出智慧健康战略版图,更将互联网远程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