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生1959年出生于沾化区泊头镇芦洼村,现为泊头镇敬老院院长。多年来,他热心帮助乡亲增收、真诚敬老助残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芦洼村自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种植西瓜,虽然西瓜味甜、汁多、瓤脆,但由于种植规模小,零散,群众增收效果不明显。2009年5月,刘梅生成立了沾化区泊头西瓜专业合作社,这是全市第一家西瓜专业合作社。同年6月,合作社注册了“暑来爽”商标,西瓜上市后,凭着脆甜的口感迅速火爆市场,产品销往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在刘梅生的带动和帮扶下,芦洼、官庄等7个村庄的700多户群众通过种植西瓜发家致富,每年栽培面积在1万亩以上,年销售收入达2500万元。刘梅生还捐款3万余元帮村内硬化了道路,出资9万余元为瓜农安装地磅、建设场地管理房,极大地方便了西瓜销售。2011年3月,芦洼基地被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国家绿色食品基地。
村民富了,刘梅生又寻思怎样更好地为群众服务。2012年4月,他主动要求担任泊头镇敬老院院长,用实际行动为老人服务。刘梅生和护理人员悉心照顾68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尤其注意观察每位老人的情绪变化,竭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有的老人家中有亲近的晚辈结婚,想去又不便去时,刘梅生就开着自己的车拉着他们去参加婚礼,并代表老人送上礼金,让老人们有面子。平时如果有老人需要去医院看病,刘梅生就开车带他们去。有一年,吕同伍老人患脑血栓,刘梅生来不及多想就背起他轻放到车上送往医院,由于救治及时吕同伍老人逐渐康复;一次牟双喜老人犯脑血栓,刘梅生急忙把他送到区人民医院,并推着老人到相关科室检查。
2013年以来,刘梅生拓宽思路,创新“以园养院”模式。在区民政局及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敬老院建设生态园,在上级资金未及时到位的情况下,他个人垫资50万元。敬老院先后建起了现代化无公害蔬菜大棚4座;猪舍3排720平方米,现有存栏母猪21头;羊舍1排240平方米,引进波斯种羊及羊崽50只;鸡舍1排9间240平方米;5亩“百果园”,引进葡萄、杮子、核桃、苹果等优质果树共500余株。生态园建成后,院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他们还可以自愿参加劳动并得到一定报酬。生态园年经济效益可达40万元。
刘梅生说,今年将开建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20万元扩建畜牧养殖区一处,引进渤海黑驴、鲁西黄牛养殖等项目,2018年前打造出绿色无公害养殖品牌。未来5年,力争实现敬老院自给自足,不再要政府一分钱。
各级民政部门和镇政府每年专项拨款加上生态园的收入,敬老院有了结余,刘梅生打算用结余的钱建立一个专项基金,用于救助社会上的失学和残疾儿童以及部分分散供养的鳏寡孤独老人,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政府的关怀。
据了解,刘梅生还在探索“一院两制、全托服务”的机构养老模式,在保证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安居幸福生活的基础上,拿出敬老院的空闲设施向社会提供有偿养老服务,在敬老院里建设“托老所”,接收那些由于子女工作繁忙,不能得到及时照顾的老年人。对这类人群在生活标准、服务质量、硬件设施条件等方面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让更多的老人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2013年以来,刘梅生个人各种捐款达10万余元。2016年,他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齐鲁先锋”,泊头镇敬老院也被省民政厅评为“山东省一级五保供养服务机构”。
新闻推荐
老百姓采购农产品的时候,许多人把农药残留少,甚至是不使用农药作为购买的标准。农药真的如此可怕么?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郑永权研究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上,我国农药已经经历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