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晚,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高一女生武亦姝战胜本季大会获得四次擂主席位、总决赛的守擂擂主彭敏,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总冠军。
武亦姝9道题战胜308人次,成为《中国诗词大会2》播出以来首个环节的最高分获得者;与对手陈思婷围绕“月”字吟诗,她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后,被提醒这句诗重复了,却毫不慌乱,微笑着脱口而出《诗经》里《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词量2000首,答题时气定神闲,还有高颜值,不禁有网友感叹武亦姝“满足了自己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更有观众表示,孩子看完节目后,自觉地开始背古诗词了。
近年来,中国电视节目半壁江山都被真人秀类综艺节目占领,尽管收视率居高不下,针对真人秀的质疑也层出不穷。在“取向恶俗”“缺乏原创”的炮轰中,“大会”系列能做到文化内涵与收视率兼顾,格调与“地气”齐飞,被不少网友激赏为综艺节目中的清流。
而在《中国诗词大会2》上,像武亦姝这样的高手还有很多——
德州18岁的才女陈思婷,在第四期节目中以百人第一的成绩杀进“飞花令”,虽惜败给武亦姝,却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徽13岁的初一学生叶飞,擅长用文言文写作,小小年纪就有不俗的诗词积累;
上海文来中学学生侯尤雯,两岁开始读诗,曾获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一等奖,为本届诗词大会从百人团杀入挑战赛的最小年龄选手;
北大博士生陈更,工科出身,却满腹文才,是连续多场的擂主……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等学者,也因为在节目中对古诗词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精彩点评,受到网友热捧。网友“月亮abby”说:“看了节目,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和诗人的胸怀,原来中国古诗文这么有趣。 ”
中国诗词大会比拼的是选手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但对观众来说,看点不只是选手对诗词的识别和背诵。在选手答题后,由学者嘉宾介绍这首诗词的内涵、诗人的创作背景等才是更让人如痴如醉的文化大餐。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周笃文认为,这个节目走红其实暗合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又能改变以往文化宣传“自说自话”“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将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将从前只会出现在课堂上的古诗词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模式结合起来,观众的距离感消失,传播效果自然好。“用新媒体思维、方式、技巧,把诗词的内涵和形象发挥到极致,因此人们才不论老少、男女都如此陶醉在诗词的过程中。 ”
武亦姝在该节目中背诵的带“月”字诗句,大多出自复旦附中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面对赞誉,这套校本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却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的担忧。他表示,武亦姝走红,反衬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让语文教学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台北2月5日电网球“金花”彭帅5日在2017中国台北网球公开赛决赛中负于乌克兰新秀斯维托丽娜,获得亚军。5日的比赛中,彭帅以3:6、2:6败给赛事一号种子斯维托丽娜,未能延续此前势如破竹的势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