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正在生长的西葫芦套上包装袋,不仅让西葫芦的外形更加美观,还可以将它的保鲜期延长到一个月,从而卖到更理想的价格。 ”2月8日,在陵城区临齐街道南李村西葫芦种植大棚,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新业说。
南李村有农业人口456人,目前,该村已发展蔬菜大棚近300个,户均两个棚,年人均纯收入2万余元。
过去,南李村也是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种植结构单一,种植模式粗放,群众收入不高,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落后村。 2012年7月,李新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农民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业,建成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西葫芦)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了南李蔬菜批发市场,走出了一条“以基层党建促产业发展”的新路子。“2013年,村里建了10个大棚作为试点,党支部前期引导,后期指导,鼓励群众以西葫芦为主导发展大棚蔬菜。 ”李新业说。该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成立了三高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绿色无公害蔬菜的技术参数,统一编印了操作技术规程,指导广大菜农严格按照种植标准进行生产,使当地西葫芦实现了从无公害食品到绿色食品再到有机转换食品的提档升级,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大棚蔬菜形成规模后,村党支部根据需要,建成了南李蔬菜批发市场,不仅方便了群众卖菜,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该村的带动下,周围村庄也发展起蔬菜大棚,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现在,该村西葫芦备受市场青睐,畅销济南、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基层党员干部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村干部的工作作风与服务水平决定着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2016年,我们荣获了‘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更加坚定了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 ”李新业说。
□本报记者李智群本报通讯员王砚才崔建
新闻推荐
市科技局按照科金产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路,加速引进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技术产权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