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正月十五元宵节便期约而至。这个奔放而又浪漫的节日,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我们不妨在看花灯、放烟花、吃元宵之余,徜徉在古诗词中,感受一下古人张灯结彩、载歌载舞闹元宵的盛况,也别有韵味。
唐代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正月十五晚上灯月辉映、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来使人有余音饶梁、三日不绝之感。“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同是唐代诗人崔液的这首《上元夜》把元宵节人们通宵达旦,流连在街道长廊之间,观看花灯的情形描画得淋漓尽致。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的诗人卢照邻则用“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大文豪苏东坡告诉我们宋代的元宵节更是盛况空前。范成大也有诗称:“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女诗人朱淑贞也在《元夜》中吟道:“夸豪斗彩连仙馆,坠翠遗珠满帝城。一派笑声和吹鼓,六街灯火庆升平。”都真实反映了元宵节不仅能观灯赏景,还可以看到歌舞社戏的场面。
众多诗词里,我最喜爱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中生动地描绘了都市元宵佳节满城花灯,满街游人,通宵歌舞的热闹情景。良宵佳节,一对意中人惊喜邂逅,那是多么浪漫而美好的故事啊。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通过元宵观灯,触景伤情,抚今思昔,悲从中来,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忧伤,表达了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读来令人愁肠百结。该词写得感情真挚、深刻,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李清照的《永遇乐》:“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元风雨?来相召、宝马香车,谢他酒朋诗侣。”全词通过在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比照,抒写国破家亡,愁苦落寞的情怀,读来雅丽清新,韵味悠长,堪称元宵诗词之绝唱。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宋代周必大在《元宵夜煮浮元子》中写道:“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按中国传统民俗,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除了看花灯、猜灯谜,还要合家团聚品尝元宵或汤圆,寓意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生活甜蜜。
新闻推荐
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荣红智刘培国彭志国苗慧清王振江在我区分会场收看会议实况仝兴社
东昌府讯2月3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彰显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引导换届后的县乡领导班子和各级党组织书记高度重视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