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土特产品吸引力越来越大。绿水青山欣赏之余,还需呵护;田园风光享受之外,更要建设;乡土文化并非只是展品,还要保护开发;土特产品不只是消费对象,仍需设计创新。这都需要政策、资金、人才。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并在用地、融资、人才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政策安排。这无疑将使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
在农村再来一次“异军突起”,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改革开放之初,作为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乡镇企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出人意料地“异军突起”,不是“审批”出来的,而是在于供给侧接需求侧的“地气”,直面市场需求,接受市场调节。
政府要抓好新产业新业态,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勇担责任、干好该干的事,不能以“市场”之名行“甩手”之实。
土地是“三农”问题核心。从项目落地到抵押融资,一大关键是土地。政府相关部门要按中央决策部署及时研究突出问题,支持地方在坚持宪法底线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扶持依托农村农业资源的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新产业新业态。
只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农村可以建设成人人向往的热土,第一产业可以发展成依靠自然、天人合一、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支柱性产业。“面朝农村、春暖花开”的诗意景象一定能够实现。
新闻推荐
全市建设“四型”机关构建“亲清”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市公安局认真贯彻有关会议精神,第一时间组织自上而下的会议精神学习大讨论活动,迅速在全局掀起了实干争先、创新发展的工作热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