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

来源:齐鲁晚报 2017-02-1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翁丁全貌。人头桩。 云南是一片神秘又美丽的土地,在云南的西南边陲、中缅边境的阿佤山群山中,有一座佤族自治县——沧源。自古至今,这里都被世人称为秘境之地。沧源境内的千年崖画、巨大天坑、董宗林、翁丁佤族部落、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以及中缅边境班老乡的三座白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客探秘。被古树荫蔽,寨子里插满人头桩和挂满牛头让翁丁佤族村寨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从沧源县城租一辆面包车,开启了我和家人此次探访翁丁佤族部落之旅。沿途山路崎岖陡峭,盘山小路的一侧就是万丈深渊。面包车司机师傅驾驶技术高超,一路有惊无险。沿途时不时映入眼帘的大片油菜花,让人忍不住停车拍照。虽说翁丁距离沧源只有33公里,车在山里盘旋前进,实际行驶的时间却近三个小时。在云南旅行的最大感触就是山真多!

悬挂牛头代表权利与财富

快到达翁丁时,远远就能看见一个被大树环绕、云雾缭绕的村寨。村寨全部是木头房子,房顶铺满了茅草。这一片地方人烟稀少,树木茂密,紧挨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从南滚河上方俯瞰,如果运气好,能看见亚洲大象、长臂猿和孟加拉虎出没。这片土地居住的民族全部是佤族,这里保留了完整的佤民族风俗,村寨的女人几乎不外嫁。因常年云雾缭绕,被当地人称为“翁丁”(佤语为大朵白云的意思)。

从翁丁村寨入口往里走,小道两侧长满青苔的柱子上挂着已成青绿色的牛头骨,让人不寒而栗。时不时能看见一棵参天古树,古树上照样挂着斑白被腐蚀的牛头,翁丁佤族部落历史久远从这里可窥见一斑。据说,在佤族的风土习俗中,牛头代表的是财富,悬挂的牛头数量就代表了财富的多少。牛头寨门、剽牛桩、捏西栏(公房)、祭祀神林、神秘的寨桩(寨子的标记,从它的构造可以讲述司岗里传说)、古老的水碓、佤王府、翁丁白云湖以及传统编织、传统服饰、浓郁的民族风情、原始的剽牛祭祀、声势浩大的拉木鼓活动、还有待客佳肴鸡肉烂饭,这些传统文化构成了翁丁佤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及主要风格,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专家学者观光旅游、采风调研。目前已成为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对外宣传佤文化的一个窗口及旅游景点。

保存完好的佤王府

翁丁村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全部落共有105户、526人,均为清一色佤族,部落仍保留着佤族原始的扶栏式茅草建筑以及传统的手工作坊。从寨桩、住房走向以及手工作坊,民俗风情等方面都呈现出佤族原始村寨的特点,是一部活生生的佤族文化史。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也是临沧人文风情旅游的必游景点。这里以传统民居茅草屋为最大看点,同时,佤族传统习俗的保持也相对完好。2006年被审批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里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足见翁丁部落的古老和古朴。

翁丁这个古老的佤族村寨,虽然是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寨,但寨子里面凝结了太多的佤族历史,佤王府至今完整保留着。进入佤王府,正中央是佤王的宝座,墙上挂着曾经狩猎的枪支,游客可以把玩。一些年长的佤族人在佤王府里烤着炭火,守护着佤王府。

沧源县旅游局为了保护翁丁佤族文化,给游客展示传统佤族风俗,出钱让全村寨佤族人每天清晨拉木鼓,声势浩大的木鼓队伍包围整个村寨。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时,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用木鼓示警集众;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也要击鼓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木鼓更是振奋人心的乐器。

无论男女都喜欢抽大烟斗

沿着寨子崎岖不平的小路游览,寨子里的村民还保留着最原始的茅草屋顶木头房子,木头房子下面往往养着鸡、鸭、鹅、猪等一些牲畜。偶尔还能看见一些佤族的姑娘悠闲地纺线织布,恍如进入了原始社会。后来了解得知,当地政府为了保护佤族文化和翁丁原始部落的原汁原貌,不让当地村民乱盖房屋。嘴边随时叼着大烟斗是村寨男女的常态,尤其是老一辈的佤族人。无论是在喂猪做农活,还是聊天休息,他们都习惯性抽上两口大烟斗。他们对于游客的到来已经见怪不怪,反而是游客觉得新奇,举起相机手机一通乱拍。因为村寨女人抽烟头这一奇特人文风俗,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摄影爱好者至此拍摄人文纪实照片。

神秘的人头桩

村寨并不大,沿着村里曲折不平的小路,很快就能游览完整个村子。村子一头有一片茂密的古树,树的旁边,矗立着一片竹子做成的树桩,树桩上有一个用竹子编成的类似火炬的东西,旁边的牌子赫然写着“人头桩”。这里据说就是佤族人盛放人头用于祭祀的地方。根据《司岗里》史诗,里面有“猎人头祭祀”起源习俗旳记述。史诗中叙述为了祈求雨神下雨和雨神木梅吉制止野兽不要吃庄稼,粮食长得好,先民们开始了猎人祭祀活动,先是砍牛头,后来砍人头。解放后沧源佤族“猎人祭谷”的习俗延续到1957年结束。砍人头的对象是胡子特别多的外族(姓)人,皮肤白和络腮胡须好的人头最好,佤族人认为这种人头的血滴在谷种上种出来的谷子会获得丰收。据解放初期50年代民族工作队调查,佤族村寨中人头最多达170多个。

佤族“摸你黑”狂欢节

每年的5月1日-4日,沧源县旅游局会举行盛大的“摸你黑”狂欢节。“摸你黑”是从佤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这儿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下去吧,坚持到永久永久”。佤族是一个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生活还重要的民族,他们利用空余时间尽情地享受歌舞所带来的欢乐。他们认为,今生只有一次,不管是贫富贵贱,结果都要面对相同的轮回。因此,一定要珍惜仅有的一次人生,快乐的生存下去,这就是音译佤语的“摸你黑”。老人常说:“我生是因为我存在,我存在是因为我快乐”。

“摸你黑”取意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涂抹在额头上以驱邪祈福求平安的习俗。狂欢节用的是纯天然药物配置的涂料,参加狂欢的人们互相涂抹,相互祝福。佤族就是这样一个崇尚黑色的民族,“摸你黑”,旨在让参加狂欢的人们“黑”一回,真正和阿佤人民打成一片,当一回阿佤人。如果你在期间来翁丁村寨,一定会被村寨热情的男女老人感染!与他们一起狂欢!佤族人民可是能歌善舞。

鸡肉糯米饭

翁丁村寨,可以夜宿佤族人家,价格便宜,住宿条件较艰苦。一到晚上,村寨里几乎不见灯光,也几乎没有网络信号。村寨到处静悄悄,偶尔几个小孩在外面嬉笑打闹。真的是看着星星入睡,晒着阳光醒来。

这样古朴落后的村寨,自然没有餐厅。夜宿的佤族人家会根据你的要求给你准备地道佤族餐食。这里的米线、腊肉、有机蔬菜和炒土鸡的美味是城市里很少吃到的。

村寨里面只有一家小商店,商店老板娘也是佤族人。老板娘热情爽朗,梳着长长的头发,穿着鲜艳的佤族服饰,售卖着用石臼捣的黄糯米鸡肉饭。鸡肉饭用树叶包裹,里面放着腌制的姜丝,味道鲜香软糯。如若你不吃辣,也可以要一份白糖黄糯米饭。

翁丁佤族虽掩盖在大山深处,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涉足。沧源县政府为了发展当地旅游,已经开始修公路并开始建设机场,去翁丁旅游越来越方便。

我们一起去看山高水美,去感受别样乡土风情。

齐鲁晚报壹起游俱乐部QQ群:460800159

新闻推荐

让梦想飞,哒哒英语CEO郅慧的创业初心

作为商人,追求利润是怎么也逃不开的话题,但是谈到创业的初心,这位年轻的妈妈——哒哒英语的创始人郅慧,却深有感触,她诚恳地聊到了如在线英语烧钱、盈利等敏感而现实的问题。作为一位妈妈,她也吐露...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