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建设品质市中,教育争当排头兵,确定2017年“小目标”——名校云集 名师辈出 社会满意

来源:济南日报 2017-02-1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大班额问题100%全解决;空气净化系统100%全配备;学生校服费100%全免除;学生书本费100%全免除……今年市中区两会上,一个个与辖区居民福祉相关的教育惠民项目的提出让辖区居民倍感幸福和期待。

市中教育人深知,5个“百分百”目标的提出并非朝夕之间的工作,需要的是坚实的基础和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春节刚过,寒假尚未结束,市中教育人就进行了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教育要为老百姓提供怎样的优质资源?着眼于每一个孩子长远发展的品质教育,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成为市中教育人对今后工作的共识。

明确了价值诉求,市中教育“变道换向”,驶入教育高位优质均衡“深耕”时代,并确定了“名校云集、名师辈出、社会满意”的发展“小目标”。对于市中教育人来讲,这个“小目标”不仅仅在于改变几所学校、培养多少名师,而是一个“品质之区”对自身未来的愿景描绘和对生活在这里市民的行动承诺。

实现“小目标”继续从“家门口”开始“今年,学校将启动‘影子老师\’计划,被选中的教师将到联盟校泉景中学进行跟随式学习。”育才中学校长张涛说。去年年底,刚与泉景教育集团结为联盟校的育才中学,今年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直接复制名校的做法不一定科学,但是可以嫁接。”张涛说,通过联盟的形式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又能保持学校发展的相对独立,这有利于育才的成长。

2013年,为破解“上好学校难”的问题,市中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集团化办学模式,以龙头学校为引领,引起了区域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品牌扩张和学校教育在办学机制、学校文化、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变革,实现了“新建校办一所成一所,薄弱校改一所强一所,城郊校抓一点带一片”的改革目标。

5年时间,市中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了85%,一举跻身山东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如今,市中教育人追求的则是遵从客观规律的“教育高位优质均衡”。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最优质的教育,最终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实践证明,市中集团化办学就是最好的路径。

按照“小目标”计划,今年全区74所普通中小学将全部纳入教育集团,专项资金也由往年的1000万元增至1500万元。同时,尊重学校自己发展的规律,进行动态调整,让集团化办学更科学。

有好老师才有好教育让教师拥有更多获得感

品质教育取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是关键的过程性因素。市中教育的经验是,有好老师才有好教育。

好老师培养要有外在动力,市中的路径就是舍得投入。据统计,仅2016年,区财政投入培训资金500万元,建立了“三地、五校、七专家”人才培训体系,全区学校各类培训合计1686次,参与干部教师3.1万人次,干训师训范围扩展到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等国。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市中教育的每个培养计划都是3至5年,没有短期的,目的就是让教师成长有规划,更逼进“专业化”。

“去年,我经历了浙大班主任培训和技能大赛,收获很多,通过比赛,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改变。”育才中学班主任王玲玲说,她参与的培训今年还将继续,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还将深入。

王玲玲只是市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缩影。“专业觉醒”让教师们不满足于本学科内的深度,他们还要在成长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个性,让格局和视野与市中教育的发展相匹配。

从实践来看,市中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其背后固然少不了教育投入的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观念和思想的推动以及不屈不挠的实干精神。

今年,市中教育又提出了新目标,更加关注于“培养好每一位教师”。同时,打造出一批“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的“草根专家”,让他们成长为学校办学以及全区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

一以贯之按规律办学让教育生态更“绿色”

2016年,在全市关于课业负担调研中,市中区学生学习满意率达95%,轻负感受率超市平均12%。减负是好事。减负同时还要增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去年的全市学业水平考试中,市中区高中提档线以上比率达75.97%,超市平均水平15.39%。

“今年寒假孩子的家庭作业基本都是动手类和实践类的,书面内容很少,而且实践类的作业都是有主题的,既有知识又有调查等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其难度不亚于试题,但孩子做得很认真也很开心。”实验初中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只要孩子对学习有了主动性,成绩的获得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减负越多越好。

教育的目标在“人”,教育就应该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不能因为分数而牺牲了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市中教育人不敢有丝毫放松,在学生身上做减法,学校和老师就要做加法,改革课程体系、突破信息技术运用、强化教学研究……实现减负增效的愿景。这便是市中教育人下一步要塑造的“绿色质量”新生态。

做眼里有人的教育让教育有温度有生命力

一诺是党西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不爱说话却非常顽皮,能够精力集中地听课对他而言似乎是件挺难的事儿。学校根据年龄特点在各年级开展社团活动,他没有参加任何社团。

可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老师在他的作业本上看到了一副他画的画,栩栩如生,可画旁边的文字,却又让老师心里一紧:妈妈你再生个吧,我不好。学校老师通过和一诺的交谈,决定破格吸纳当时刚上二年级的他进入为三年级学生设立的美术社团。

如今,这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变得爱交往了,也变得自律了,学习成绩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获评了学校的阳光少年。

“做眼里有人的教育”,是所有市中教育人的共同追求。为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市中教育从2015年开始针对城郊学校,成立了3支由德育副校长及德育主任组成的小学德育协作组,通过一团帮一校的方式,帮助发展相对薄弱的城郊学校实现蜕变。

“2年的时间,不仅学生的精神面貌,包括我们教职工,在理念和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党西小学校长张荣霞说。

“聚集学生核心素养,现在我们正在以年龄段为标准,根据教育规律、心理特质,逐步将每个学段孩子应该达到的德育目标具体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标具体化后,还将以德育品牌建设为突破点,实现德育课程品牌化、专题活动品牌化,以及教育者品牌化,让德育工作更有生命力。

(本报记者 尹爽 通讯员 董国华)

新闻推荐

敢架大“商桥” ——日照市贸促会适应经济新常态侧记

本报记者李晓萌张磊去年以来,日照市贸促会致力履行“服务企业、服务政府、代言工商”宗旨,敢于担当,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在招商引资和日照特色品牌推介,以及对外会展、国际法律服务等方面走在全省前...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建设品质市中,教育争当排头兵,确定2017年“小目标”——名校云集 名师辈出 社会满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