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农业部2017年超级稻品种名单新鲜出炉,宜宾农科院选育的宜香4245喜获殊荣,成为今年全国仅有的三个籼型三系超级稻之一,这也是宜宾农科院自育品种首次获超级稻认证。
超级稻即超高产水稻,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等有效途径育成的产量潜力大,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比现有水稻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提高,并兼顾品质与抗性的水稻新品种。超级稻是我国粮食科技界对世界粮食安全的突出贡献,在国内推广达1.36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三成,比其他品种亩均增产近70公斤,为粮食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稻”是生存之道、发展之道,一米一饭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如何做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水稻品种选什么?2017年农业部十大超级稻品种榜,给我们提供了方向——长江上游稻区首推“宜香4245”!一项技术创造一个奇迹,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仰望着沉甸甸的荣誉,记者日前走进宜宾农科院育种家团队,走进这群种子人。
一
说起农业科研工作,宜宾农科院院长林纲研究员心潮澎湃。育种家们南繁北育穿梭四季,用毕生的智慧和心血,挥泪如雨在广袤的田野,探寻着永恒的追求与梦想,他们的目标在不断创新中超越。
林院长介绍,杂交水稻的诞生有效地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是我国三系杂交稻由于不育系水平低,普遍存在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差、高产与优质难以协调发展的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优质化是杂交水稻发展的必然方向。要实现杂交水稻优质化,优质不育系的选育是关键。云南作为亚洲栽培稻起源及水稻生物多样性中心,香稻种质资源丰富,稻米品质好,特别是软香米,直链淀粉含量低,香味浓馥,食味品质佳,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增加胶稠度的理想亲本。思路决定出路,农科院的科学家们利用云南香稻软米种质材料,采用辐射诱变等多种育种技术,踏上了全新的品种攻关漫漫长道。
2000年,三系杂交稻不育系宜香1A破茧而出!
谢华安院士等知名水稻专家对宜香1A的评价是:其优质与配合力结合方面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它实现了不育系产量配合力和品质配合力同步改良的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杂交稻优质化育种中优质与丰产、多抗和广适有机结合的重大突破。解决了优质稻育种中长期存在的高千粒重与外观品质协调、优质与高产同步改良两大技术难题。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成功应用云南软米资源的三系不育系、第一个审定优质品种数量最多且大面积应用的香型优质不育系、第一个审定国颁一级三系杂交籼稻品种的不育系!
春去冬来,宜香1A硕果累累。
宜香1A组配的宜香品种多达70个通过各级审定,其中国家级审定15个、国家主导品种4个、省级主导品种31个、突破性品种8个,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交易会后稷奖1项,国家稻米金奖一项,省稻香杯奖10项,《宜香系列优质高产杂交稻的推广应用》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优质香型三系杂交水稻骨干亲本宜香1A的创制和应用》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宜宾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时,宜香1A及其系列品种申请植物品种权保护38项,品种权授权25项,宜宾农科院两次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先进单位,形成了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了民族种业核心竞争力。
宜香稻以其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已成为我国南方稻区的主力军品系,累计推广应用2亿余亩,新增稻谷近60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50亿元。
二
在百芳争艳的宜香系列优质香型杂交稻中,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宜香4245更是一枝独秀,被誉为“宜香王牌”。对宜香4245的性状表现,品种开发单位宜字头种业公司总经理廖建民如数家珍:
1、产量高
——2009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3.0kg,比对照II优838增产2.5%;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586.8 kg,比II优838增产5.10%。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84.9 kg,比对照增产3.8%。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5.0 kg,比对照II优838增产7.1%。
——2012年:四川达县麻柳镇百亩连片示范,平均亩产达670 kg;成都市新都区示范种植5000亩,普遍亩产量超650 kg,高产创建田块亩产达750 kg;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13.57 kg。
——2013年:宜宾南溪区大观镇高产示范,亩产达到764 kg。
——2014年:云南昌宁县柯街镇百亩示范,实收亩产过800 kg;贵州遵义县茅栗镇百亩示范,实收亩产868 kg。
——2015年:四川汉源县九襄镇百亩示范,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现场测产亩产864.2 kg(最高点亩产904kg)。
——2016年:贵州兴义市马岭镇百亩示范,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现场测产亩产873.9 kg(最高点亩产909.88kg)。
2、品质优
外观品质:长宽比3.0,垩白粒率10.5%,垩白度1.7%,透明度高,垩白少而小;
食味品质:胶稠度78,直链淀粉含量17.0%,米饭软硬适中,柔滑爽口,香味浓郁,冷饭不回生;
加工品质:超高出米率,整精米率达66%。
综合评价米质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主要指标达国标一级。西昌攀星米业、宜宾冠英农业等数十家米业企业作为优质稻订单生产。
3、综合性状好
熟期适中,在四川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1.2天。株叶形态好,剑叶短而直立,叶下禾,成熟落色极佳。 每亩有效穗数15.2万穗,株高117.2厘米,穗长26.2厘米,每穗总粒数175.5粒,结实率79.5%,千粒重28.4克。抗性强。
4、适应性广
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对高温适应性极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耐寒性。
由于优异的种植表现,宜香4245先后被列入四川省热销两杂品种、贵州省高产创建水稻主导品种、贵州省2017年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推荐品种、陕西省汉中市第一届“种子杯”优质米品种,更是连续三年被列为四川省水稻主导品种。
作为宜香4245唯一开发平台,四川省宜宾市宜字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正迸发着新的活力。
宜字头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由宜宾农科院牵头出资组建。公司致力于杂交水稻新品种开发与推广,常年制种基地1万余亩,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南方稻区,先后获得“宜宾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等荣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3年11月,宜字头公司引进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中种集团是中国唯一一家以农作物种业为主营业务的国有独资中央企业,2007年中种集团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重组,成为其农业板块的专业化运营平台。中化集团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连续11年被国资委评为业绩考核A级的9家央企之一,25次入围《财富》全球500强(2016年排名第139位)。
展望宜香4245推广前景,廖总信心百倍。廖总认为,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要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创新和推广良种。宜字头公司将紧紧依托中种集团的产业发展、网络、品牌、资金优势和宜宾农科院的雄厚科研实力,通过自身机制创新将公司、农技推广部门、经销商结合在一起,以“企业搭台、政策引导、农技跟进、农民获益”的形式,建设多方参与的市场营销体系和良种推广服务体系,开放性地融合企业、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种子经销商和农户,乃至稻米深加工企业,构建起从种植到加工、渠道到品牌、多方共赢的平台,完全有信心和能力将宜香4245做成最大的宜香品种,将公司建设成为中国长江上游香型优质稻核心品牌企业。
三
回望过去,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卓友成告诉记者,农科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市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充分发挥“崇尚科学、献身科学、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农科院精神,坚持“一个取向,三大提升”的“三农”工作新目标不动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年来,市农科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科研能力和实效,确保了市农科院的核心竞争力,共审定农作物品种120个(211个次),其中,国审品种17个,获品种权授权48个,获部省市科技成果奖146项。目前,被确定为“国家水稻原原种基地”、全国水稻、玉米、油料等品比试验基地、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水稻、茶叶、蚕桑综合试验站、省委省政府“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专用粮产业化承担单位、“四川省农科院川南分院(筹)”、“宜宾翠屏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宜宾市现代农业示范场”单位。农科院已经具备水稻玉米花粉培养,魔芋及马铃薯组织培养、种子主要指标快速检测、蛹虫草培养、基因片段处理、基因标记等能力。
卓书记表示,宜宾农科院将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优”字上做文章,在“十三五”发展中将瞄准一个目标——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升位;围绕两大导向——国际国内农业市场需求变化导向、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趋势导向;完成七大任务——设立面向宜宾特色农业的学科2个;育成审定(登记)新品种30个;获得各级科技奖励20项;引进本科生以上专业人才15名;发表具有影响力的科技论文50篇;实现知识产权交易和技术服务收入1000万元;年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稳定在10亿元以上。全体农科院人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宜宾农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早日建成“全国知名、四川领先、同级一流”的美好农科院。
链 接
宜香4245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播期应选择安排在由高温到低温期抽穗成熟最好,有利于增强抗倒力,降低垩白米,提高米质。播种要求稀播匀播培育壮苗。
二、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栽培以宽窄行(12+6)×5寸宽行窄株移栽,亩植1.3万穴左右为宜,也可选用1.3尺× 1.3尺(5寸+ 5寸)“△”三围强化栽培,亩植1.0万穴左右。移栽采用东西行向为好,每穴栽两粒谷苗,有利于通风透光,提供良好的个体生长发育条件。秧龄以30—40天,平坝迟播移栽田,秧龄以25—30天为宜。
三、平衡施肥,健苗抗倒
平衡施肥,重施底肥,适施穗肥,是提高结实率和稻米质量的保证。一般中等肥田亩施底肥有机堆肥1000kg,尿素10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7.5kg。追肥一般不施分蘖肥,在剑叶抽完时亩施穗肥尿素3kg,氯化钾3kg。
四、加强田间管理和防病治虫
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除水分敏感期和用药篱肥时采用间歇浅水灌溉外,一般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亩最高苗控制在25万左右,营养生长过旺的田块适当重晒田,以增强抗病和抗倒力,重点防治螟虫和稻瘟病,倒伏易发区或生长较旺的田块在抽穗前35天到40天用15%多效唑80克/亩叶面喷施以达到控高抗倒的作用。
服务热线:
0831-6258000
新闻推荐
丝绸之路的茫茫大漠里,近年陆续出土了来自四川生产的丝织品,以实物见证了四川与丝绸之路的密切关系。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1995年出土并被鉴定为汉晋时期蜀锦的“国宝”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