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作为一种将老百姓的需要、认同、情感、审美结合起来的经济活动,是对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的外在呈现。消费不仅是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也是消费者进行趣味区分、文化分类、意义建构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结点和汇聚点。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大中城市的人们受益,也会让偏远地区、落后地区的人们享受普惠金融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以笔者生活在湖北农村的亲人们为例,以前他们要缴纳手机话费,不得不骑着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到集镇上的网点去缴费;现在却可以使用手机充值的功能,足不出户就解决了问题。对于乡村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无现金社会”尽管还难以成为现实,他们却也在不断享受着移动支付带来的改变。
尽管当下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无现金社会”这个目标,但是在全民电子化交易的今天,“无现金社会”必将进一步嵌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究其原因,“无现金社会”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提升了市场交易的效率,必然会得到更多人的价值认同。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无现金社会”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方面,移动支付的安全漏洞为一些喜欢走捷径的人们找到了“生财之道”,“无现金社会”面临着资金安全的挑战和威胁;另一方面,“无现金社会”可能会让老年人、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陷入边缘化境地,需要进行相应的“弱势补偿”。
互联网犹如一个无形的大网,将这个世界建构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学会“触网”,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浪潮。“无现金社会”并不意味着现金没有存在价值,而是在市场交易中尽量减少使用现金,从而塑造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社会。
新闻推荐
开阔视野学先发东部建设立标杆我区科级干部进修班在苏州市委党校开班
本报讯3月5日—11日,区委党校举办的2017年第一期科级干部进修班在苏州市委党校开班,来自街镇开发区及区直部门的42名科级干部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邀请苏州市委党校专家教授和苏州科技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