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忆 通讯员 方雷
2014年之前的东平县商老庄乡八里湾村,经济落后,邻里纠纷不断,酗酒成风,村内垃圾遍地……
2014年4月,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征迁处周广科,作为第一轮第三批省派第一书记,走进了东平县商老庄乡八里湾村。
如今,任期结束,但对八里湾村的牵挂依然萦绕在周广科心头:青年创业园3家企业的难题都解决了吗?帮扶的困难户脱贫了没有?文化建设还在继续吗?带着牵挂,离任后的周广科再次走进八里湾村,为村里的人忙碌着……
任期结束仍心存挂念
利用人脉关系助企脱困
为让老百姓有活干、有事做、有钱赚。两年前驻村伊始,周广科就和村党支部书记张廷华商议,一定要创办村办企业。在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局的关心支持下,经过一年的努力,创建了山东源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经正式投产,八里湾村结束了村集体零收入的历史,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公司从建立到投产收获,周书记的功劳最大。”董事长孙培来深有感触地说,“原本想去福建发展,可我被他的真诚感动了。从开始争取资金,到租地建大棚,再到后期的生产规模扩大,周书记都时刻关心。直到现在,碰到问题,首先想到的还是找第一书记。”
近期,随着产品投放市场,该公司遇到了营销难题。孙培来赶赴济南,将公司困境同周广科进行了交流。周广科充分利用在省直机关的人脉关系,多方求援,引荐多家咨询公司,帮助孙培来理清了从注册、包装到营销的路子。在周广科的帮助下,八里湾功能性银耳、黑木耳名扬全国,带动了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拿百姓当亲人
自掏腰包帮扶村民
2016年11月22日,鲁西南下了入冬的第一场雪。周广科正好出差到东平,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最让他牵挂的仍然是八里湾村的贫困群众。第二天,周广科在处理完公事之后,急忙赶到了40公里之外的八里湾村。
徐广福是周广科驻村时“党员结对帮扶”的帮扶对象。不到40岁,身患肾病,身体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因为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日常生活十分拮据,为了让徐广福有个固定的收入,周广科费尽了心思。他从自己一年的驻村生活补助费中拿出7000元,帮助徐广福在家中搭建了兔舍,又帮他购买了种兔。家里有了“活钱”,生活有了奔头,孩子也有了笑脸。这些都是周广科在驻村工作结束后做的。现在,寒冬来了,徐广福家怎样了?他带着牵挂,把刚刚买来的羽绒服送到了徐广福手里。
离开徐广福家,他又默默地把保健品和随身带着的400元钱留在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党员张德举家。“周书记对八里湾太有感情了,这里已成了他的故乡,这里的人也成了他的亲人”。村会计孙和轩说。
联络济南名校
组织教职工学习提升
两年前,周广科申请资金扩建了学校,新建幼儿园活动室,解决了本村儿童就近入园的问题;为共享名校资源,他联系了山东省实验小学与八里湾村小学结成对子,联合举办了“手拉手快乐共成长”活动;为加强少年儿童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亲自编写了《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手册》……
半年前,周广科和校领导班子一起研究,并重新规划了八里湾小学的操场和活动室。2016年年底,他又为八里湾小学赠送了一批体育用品。听校长宋义全介绍,现在周广科又忙碌着联络济南的名校,准备近期带领老师们去济南学习考察。
2015年3月,周广科被聘为八里湾小学名誉校长。全国优秀教师、退休校长姜新秋说:“省派书记来扶贫,把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就像老中医治病,治到了根子上。周书记这个名誉校长,很务实。”
“运河流过家门前,春风绿两岸,接天莲叶撑绿伞,鱼米载满船……”这首八里湾村歌,是周广科对八里湾的美好憧憬,也饱含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
新闻推荐
□记者张中乾从0到81再到127,这好像一个婴儿到小学生的身高增长曲线,只不过普通孩子长到127厘米需要7年,而泰山国际会展中心从零开始到全年办展、办会127场只用了两年。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市经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