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媒体善意离不开新闻公正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7-03-20 10:19   https://www.yybnet.net/
□ 路畅

一位八旬老人开着无牌照的摩托车载着百岁母亲看病,路遇交警被扣罚款。南京一家媒体刊登的这则新闻,让舆论为老人仁孝救母之举点赞不已,对当事交警的质疑不绝于耳。另一家上海媒体却同时报道了这件事的后续进展:当事交警不但通知了老人的家属,还开车将二位老人送到了医院,事情圆满解决,各方拍手称快。

同一件事情,两家媒体不同的“取景框”,使得事实的呈现截然不同,在舆论场上激起社会效应也大相径庭。一段时间以来,用特殊的“取景法”,迎合受众情绪,置事件的整体于不顾,成为部分媒体吸引公众眼球的法宝。例如,去年的《我的右肾去哪儿了》,在缺乏向医生求证的情况下,单方面报道了患者对医生的怀疑和指责,引发了广大网友对医生这个崇高职业的强烈愤慨,最后却遭遇新闻反转;再如《北大新闻系才女回乡创业送快递》新闻,记者不顾女主人公在采访时一再强调的专升本学历,而以“北大学历”作为引爆点进行叙事。

在这些事件中,很多媒体原本也是出于善意的报道。比如,从救死扶伤、生命至高的角度出发声援老人,呼吁寓情于法,善意满满,无可厚非。但是,媒体的善意离不开新闻的真实性。新闻事件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要确保新闻真实,既要瞻前顾后,弄清事件来龙去脉,更要东张西望,呈现事件过程。如果相关媒体只报道事件的“上半场”,不顾及新闻的“下半场”,结果造成网友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大相径庭,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媒体善意离不开新闻公正这个铁律。新闻公正就是新闻事实的叙述要尽量摆脱主观随意的选择,力求平衡报道,公正客观叙述。一个新闻事件往往牵涉到诸多新闻主体,新闻叙事必须360度取景,兼顾到不同主体角色,聚焦不同现场当事人。八旬老人救母新闻中,老翁救母心切,奋不顾身,固然令人敬慕。但是,值班交警忠于职守,出于老人和社会交通安全考虑,有法必依,也无可厚非。更为重要的是,值班交警在验明老人实情之后,不仅寓情于法,更是主动相助,护送老人去医院。真情真意和责任担当,令人赞不绝口。而相关媒体新闻报道却只看到了老人,而没有顾及交警,新闻报道顾此失彼,必然导致叙述偏差,甚至新闻失实。

善意是新闻人的天性。离开了自始至终的善意,再离奇曲折的新闻报道,也不会给社会平添温暖和光亮。秉持善意,更要遵循新闻规律,恪守新闻道德,坚守新闻专业。只有这样,媒体的善意才是点燃社会的明灯、温暖社会的壁炉,才是社会沟通的桥梁、成风化雨的利器。(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莱阳市委书记李胜刚:, 引进培育高端人才

2016年,莱阳市积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先后引进培育各类人才1038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78人,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9名,推动人才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一是实施聚才兴业工程。牢固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媒体善意离不开新闻公正)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