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体系规范化
2016年,亳州市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途径,扎实推进、骨干队伍专业化、工作制度系统化、党建载体品牌化、基础保障标准化,实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质量、队伍建设、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基础保障“五个全面提升”的目标。
组织体系规范化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亳州市坚持“育、招、派”多措并举工作机制,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摸清一线优秀职工情况,教育引导业务骨干向党组织靠拢,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落实“四培养目标”,注重将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发展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将党员技术骨干培养成经营管理人才、将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成党员;从机关单位选派党员或结对帮扶,帮助企业开展党建工作;选拔一批“五好”村(社区)、战斗力强的非公企业、单独组建的党组织以及党建指导员、党员骨干帮助联系较弱的党组织或无党员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指导帮扶开展党的工作。2016年,培养积极分子1542人,完成了每个企业党组织培养1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要求;50人以上的企业党组织371个,新发展党员300人,确定发展对象350人;395家单位开展结对帮扶,帮助建立党组织101个,发展党员121名。
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在社会组织比较集中的民政、司法、交通等部门建立12家“枢纽型”党组织,有效破解党组织覆盖问题;对暂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群团组织、开展“联帮带”和网络党建活动等方式,建立健全党群共建、网络党建长效机制,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目前,亳州市非公企业2451家,组建党组织1270个,单独组建946个,联合组建324个,覆盖非公企业2449家,党组织组建率99.92%,比2015年提高1.38个百分点。其中,2016年新建300个单独党组织,单独组建率38.6%,比2015年提高13.45个百分点;联合党组织覆盖的企业数8户以下;社会组织719个,建立党组织214个,单独组建146个,联合组建68个;覆盖社会组织501个,党组织组建率69.68%。
深入开展“三进”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大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活动的指导和服务力度,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党的政策、政府服务、先进文化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活动的通知》,聚焦需求,送政策、送服务、送文化。亳州市在驻企帮扶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政企直通车”工作,将全市项目前期、在建项目、规上企业、限上商业、规下限下工商业企业负责人全部覆盖,平台定期发送党的政策、涉企惠企政策、先进文化理念等,使企业负责人及时获知最新党的政策、政府服务企业的新理念、新方式等。
骨干队伍专业化
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亳州市坚持党组织换届工作常态化,以“基层党组织长期不换届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党组织集中换届活动;拓宽选聘渠道,采取内部选举、上级党组织选派、公开选聘等方式,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把决策管理层中的优秀党员推选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把优秀党组织书记推荐到决策管理层中去,加大交叉任职力度。2016年,亳州市6家党委建制的非公企业已全部如期换届,基层党组织长期不换届专项整治活动中,111家在规定时间内全部进行换届。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1270名,其中对党委、党总支建制14家主要出资人、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的配备专职副书记;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党组织书记交叉任职比达96%。
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对党建指导员的能力培训,市、县区分别对党建指导员进行了全员轮训,对全市第二期45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了年度考核。2016年,市级分别举办了一期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培训50人;市级分别举办了一期优秀企业出资人、社会组织负责人、新生代经营管理人才示范培训班,共培训150人次;市、县区分别对本级派驻的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了培训,市级培训60人次、县区培训451人次。
工作制度系统化
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宏观指导制度体系。亳州市编制了《2016-2020年亳州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规划》、《2016年度亳州市委非公工委工作要点》,制发了《建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同心圆”机制》、《开展党的政策、政府服务、先进文化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活动》等文件。通过两支队伍、沟通机制、活动平台、基础工作、党群同心五大平台建设,把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变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的优势,实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的“互动双赢”。建立健全市委非公工委及成员单位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意见,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定性分析等组织生活会制度。
完善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制度体系。把加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逐级纳入党建目标管理,印发《关于建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双述职”制度》落实县区工委向市委非工委、市县工委成员单位向同级工委“双述职”制度,党委建制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全部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工作、接受评议。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制发《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任务责任清单》,实行“对标作战”。通过年初“绘图”、每月“晒图”、半年组织互学互促“烤图”、年终考核评估“验图”,着重加强工作过程的组织指导督促。
注重总结提炼党建工作法。亳州市制定印发建立党建工作法示范点工作意见,围绕“一企一特色、一点一品牌”的创建目标,拉升标杆,树立先进典型,打造提炼出北京同仁堂(亳州)公司的“3414N”、安徽春雨集团的“12345”、安徽浩翔农牧公司的“双围绕、双发挥”、徽酒集团的“双轮发酵、四轮驱动”、安徽谯陵医药公司“两带动两结合一民主”、 蒙城县实验中学“345”、亳州经济开发区“12333”等党建特色工作法,以点带面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党建载体品牌化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亳州市印发了《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讨论指导方案》、《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员中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指导方案》,定期开展督查督导活动,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开展回头看行动,及时进行整改。
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促进企业的发展优势,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榜样力量,1424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制定年度计划书1424个,做出服务承诺的党员8154个,建立志愿服务队1424个。实施“双星培育计划”,创新开展创评星级党组织和星级服务标兵活动,评定50个5星级党组织、4星级200个、3星级480个、1-2星306个, 20名五星级党员服务标兵。
创建“双强六好”、“双比双争”党组织。深化“双强六好”企业党组织创建活动,推动企业实现党建强、发展强;加大在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双比双争”活动力度,评选20家市级、50家县区级非公企业“双强六好”党组织。开展“双比双争”活动社会组织党组织194个,占党组织总数(214个)的90.05%,市级总结“双比双争”典型经验15个。
促进党员作用发挥。开展以“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维稳一线有党员,党员身边无违纪、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隐患”为主要内容的“四有四无”和以“比贡献、争创业务标兵,比技术、争创工作能手,比降耗、争创节能先锋,比质量、争创先进模范,比安全、争创平安班组”为主要内容的“五比五争”创建活动。
基础保障标准化
建立健全组织。市、县区、经济开发区(园区)、产业集群镇均配齐配强非公党工委领导班子,其他乡镇、街道党工委(党总支)明确专人负责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建立非公工委直接联系服务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机制,健全工委委员联系点制度。目前,市、县区委非公工委班子配备到位。其中,配备书记5名、副书记20名,委员54名;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建立了非公企业综合党委,共配备书记6名、副书记6名,委员27名;9个产业集群镇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工委,共配备书记9名、副书记9名,委员32名;乡镇全部明确了专职负责人。市县区74个非公工委委员直接联系服务非公企业148家、社会组织74家。其中,市级15名非公工委委员联系服务30家非公企业、15家社会组织;三县一区59名非公党工委委员直接联系非公企业118家、社会组织59家。
强化经费保障措施。通过建立财政专项经费,落实税前列支、党费返还、预留党费和多渠道筹集等方式,加大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力度,2016年,市、县区财政建立工作经费合计340万元。深化“五抓五送”活动,对上、下半年新单独组建的党组织,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分别给予1000-3000元启动资金,全市共补助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496 家,补助资金128万元。其中非公企业445家,补助116万元;社会组织51家,补助12万元。
加强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单独组建的党组织95%以上建立固定活动场所,联合组建党组织90%以建立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和9个产业集群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全部建设成标准化示范点。(陈显锋 罗麒麟)
新闻推荐
德里克·沃尔科特当地时间本月18日凌晨,圣卢西亚诗人、剧作家、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在圣卢西亚的家中因病去世,享年87岁。德里克·沃尔科特被誉为“加勒比地区最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