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张之洞歌阆中锦屏山 我劝蜀人惜名胜 荒岁勿使山灵羞

来源:南充日报 2017-03-21 06:1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杨晓江

阆中锦屏山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成为无数文人墨客歌咏阆中山水的绝妙意象。唐朝大诗人杜甫就曾吟诵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可谓美妙之极。

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也到过阆中,他在离开阆中20年后,依然念念不忘阆中山水,在万千回忆中提笔写下《锦屏山歌》,开篇即吟唱:“嘉陵一江胜处在阆州,阆州城南号称五城十二楼。”这位著名人物便是晚清四大名臣、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

阆中贡院 张之洞试行“补考”政策

历史上,来阆中的名人不胜枚举,或为公干、或为游玩,阆中的秀美山水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记。公元1875年,张之洞来到阆中巡考,进行科举改革,为朝廷选拔优秀人才。在繁忙的公务之外,他游览阆中名胜,被阆中秀奇山水深深吸引。

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历史名人,是何时写下《锦屏山歌》的呢?阆中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研究员、阆中地方史学者李家驹曾对张之洞和《锦屏山歌》有过深入研究,他介绍,在张之洞一生中,他只有一次在四川为官的经历,那是在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七月,36岁的他奉旨充任四川乡试副考官,经剑阁至成都,乡试毕后又奉旨担任四川学政,在川一共3年,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十一月,39岁的他任满返京。

“张之洞到任四川后,尤其是在四川学政任上,大力整顿四川科举积弊,创建尊经书院,按试各府州生员。”李家驹说,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张之洞是在公元1875年的五月左右,来到川北保宁府城阆中巡视考试,并在阆中进行科举改革,取得“士类欢欣”“舆论称便”的良好效果。

张之洞在《川省随棚录遗片》中说,“此次在川北接到部文试办数棚,宣敷德意,士类欢欣,回省于录遗场,复加体察,舆论佥同。”李家驹说,张之洞在阆中进行科举改革,在《张文襄公年谱》中也记载:“公谓此法行于川省最宜,在川北试办数棚。及是从容考试,仍许未取者到省补考,舆论称便。”

“当时,清朝政府改革科举制度,凡生员参加科举、录科未取,或未参加科试、录科者,在乡试前再行补考一次,名为录遗,经过录遗即可参加乡试。”李家驹介绍,清朝政府采取“补考”政策,进一步选拔优秀人才,张之洞接到朝廷公文后,第一站便在阆中贡院试行,得到百姓尤其是广大学子的拥护。

位于阆中古城学道街的四川贡院,又称川北道贡院,历史上,这里亦称“考棚”。清初时,这里是四川的乡试考点,后来乡试移至成都,川北道贡院又作县试、府试场所至废除科举制度。如今,阆中贡院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游客到阆中古城旅游必去的景点之一。

离阆20年 心中犹忆锦屏山

“明镜三面抱城郭,锦屏九叠临汀州。”《锦屏山歌》形象描写了阆中山与水的美景,那么这首诗是否是张之洞在阆中期间写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李家驹说,《锦屏山歌》是张之洞在离开阆中至少20年后所作。张之洞弟子樊增祥在《张文襄公全集诗·跋》中说:“直至乙未自两江还鄂,始壹意为诗,如《忆蜀游》十一首,《忆岭南草木诗》十四首,皆督楚时作。”

李家驹介绍,张之洞是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八月奉旨任湖广总督,在其后的17年间曾多次署理两江总督,根据“直至乙未自两江还鄂”,可知在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 从两江总督还任于湖广总督,这之后亲自编定了《忆蜀游》十一首。据《张之洞诗文集》可知,《忆蜀游》十一首是编定在卷三,而《锦屏山歌》是编定在《忆蜀游》十一首之第三首。

“根据时间计算,《锦屏山歌》一诗是张之洞离开阆中至少20年后创作于湖广总督任上。”李家驹说,这也是张之洞将歌咏四川的十一首诗总名为《忆蜀游》的缘由所在。

细细品读《锦屏山歌》,整首诗充满对阆中山川景色、历史文化、杰出人物的赞叹之情。李家驹说,该诗由古及今,全景式地讴歌了阆中独具特色、独具魅力的山水人文风光,言之有物,情景交融,气韵生动又极富哲理。

然而,最让李家驹推崇的当是全诗的最后一句:“我劝蜀人惜名胜,荒岁勿使山灵羞。”“这是全诗的精华,读来令人振聋发聩。”李家驹说,今天,无论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还是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上,都应该有“惜名胜”的心态,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和深思的现实课题。

阆苑仙境 五城十二楼今何在

《锦屏山歌》中有大量名句和典出,其中很多都能给读者以感悟。如“明镜三面抱城郭”与“三面江光抱城郭”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其中“阆州城南号称五城十二楼”一句,更是引人遐想。

阆中市诗词学会会长刘先澄说,五城十二楼,原指古代传说中神仙的居所,比喻仙境。在历史上诗人的诗作中均有引用,如李白《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杜甫《凤凰台》:“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米芾《甘露寺》:“多景楼面山背江,为天下甲观,五城十二楼不过也。”

阆中山川形胜,人称“阆苑仙境”,张之洞以“五城十二楼”盛赞阆中,就是源自于此。

刘先澄说,在阆中还有“阆苑十三楼”的说法,然而根据记载阆中古今名楼并不止十二座。

在阆中古城,可以见到高高耸立的华光楼、中天楼、火神楼等名楼,在锦屏山上有奎星楼、观星楼等楼宇,在南津关古镇有连峰楼,有的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有的为后人重建。凤凰楼、财神楼、碧玉楼、孝义楼、徐家牌楼等阆中老一辈人记忆中的名楼,均已被毁。

刘先澄说,千百年来阆中建起了很多名楼,这些楼宇不是同时存在的,但宋、明、清代鼎盛时期,阆中同时并存的名楼恐不止十余座。想当年,山环水绕的古城阆苑,琼楼参差,玉宇纵横,再配以众多的台、阁、亭、坊和园林,翘檐飞阁,流丹染翠,目不暇接,是何等的壮观。张之洞登上古楼饱览古城美景,不由地发出“五城十二楼”之感叹。

◆人物简介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祖籍河北沧州南皮。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 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

◆作品选登

锦屏山歌

□张之洞

嘉陵一江胜处在阆州,阆州城南号称五城十二楼。明镜三面抱城郭,锦屏九叠临汀州。江深石润树葱蒨,帝子飞盖时来游。峭壁下瞰鼋鼍动,危磴上见猿猱休。山颠地势转夷旷,翘足卧看澄江流。当年丹梯碧瓦照山谷,今日石棱磊磊成荒丘。时见樵牧语烟霭,无复士女嬉春秋。杜歌清壮犹可诵,冯记荒渺谁能搜?唐代亲藩多典郡,曹皋最著他无俦。好治宫室恣游宴,犹胜虐下藏奸谋。吾闻洪州高阁亦是滕王建,飞云卷雨今仍留。我劝蜀人惜名胜,荒岁勿使山灵羞。

新闻推荐

乐山电力:售电量增加 净利增长逾八成

年报点击■年报点击本报讯(记者陈丽吉雪娇)3月20日,乐山电力2016年年度股东大会正式召开,就《关于公司2016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关于公司2016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的议案》等11项议案进行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张之洞歌阆中锦屏山 我劝蜀人惜名胜 荒岁勿使山灵羞)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