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处理人和教育人、挽救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同信任干部、激励干部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既严惩腐败分子,又敢于为坚持原则、干事创业而受到诬陷的干部伸张正义,保护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日前,德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王玉成说。
今年2月底,德城区纪委建立教育、容错、澄清和纠错四项机制,坚持严格执纪与爱护干部相统一,严惩腐败者、宽容失误者、支持干事者,聚力改革发展“最大公约数”,为建设“富美新强”典范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建立教育机制,约束干部不犯错误
“我们纪检监察机关不能搞不教而诛,要通过反腐倡廉教育遏制干部的贪欲,激发人性中崇高、善良的因素,形成不想腐、不愿腐的内在动力。 ”区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察局长吴海蓉表示。
德城区纪委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理解、爱护干部贯穿教育始终,充分发挥教育的导向、激励作用,督促驻在部门单位党委(党组)抓好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党规党法的贯彻学习,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准、谋划推动、落实改革和把握政策能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激发干事创业的担当激情。
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干部敢闯敢干
2月底,德城区出台《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实施办法》,容错免责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对待,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保护改革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坚持挺纪在前,严格区分改革试错失误和违纪违法,明确容错免责条件和情形,规范容错免责主体和程序,把创造性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与不讲政治不守规矩、故意违背政策规定区别开来;把担当担责、创新创先导致的失误与盲目决策、以权谋私区别开来;把不可抗力、客观因素造成的损失与失职渎职区别开来,保护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对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工作偏差或失误,及时予以纠正;对群众有反映、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或其他错误的干部,采取谈话函询等方式及时警示提醒;对打着改革创新旗号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失职渎职严重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严肃问责、坚决查处。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胡铁军通讯员/陆建长)近日,钦州保税港区海关为进口车企顺利签发首份汽车进口证明书,这标志着进口车企即日起在钦州保税港区可现场办理汽车进口证明书,无需前往南宁申办,大幅降低了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