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发现过万件文物,其中一些精美金器或出自明朝皇家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断成都府……”这是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流行数百年的一支歌谣,说的正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2015年底,专家确定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经过两个多月的挖掘,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1万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明朝皇族藩王器物出水
3月16日下午,考古人员在岷江河道发掘区域的最北端发现了一段保存相对完整的木鞘,周边有银锭散落,里面也塞得满满的。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江口沉银水下考古领队刘志岩表示,这是经过科学发掘出水的第一件木鞘。当时清代的文献就有记载,张献忠在转运财富时,把银锭装在木鞘中。所谓木鞘就是先把木头切成两半,掏出中空后,再用铁箍起来。
3月18日,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批文物,共计25件精美金器,个头最大的是一块金锭。其中较多是手镯,纹饰精美,属双龙头纹饰。专家推测,它们极有可能是明朝皇族藩王的器物。此后,在出水金器的同一区域,又接连发现了金耳环、金簪子等器物。
3月19日,考古队展示了一批此前从未公布过的金银器物。最引人瞩目的是4块刻满文字的金银册,记录着明朝藩王册封的荣宠,也折射着张献忠败走四川的历史。另外,考古队还展示了一批金首饰、金锭、银锭等,有些装饰刻有康宁福寿等字样。专家推测,这些器物可能原属于达官贵人或皇室宗亲。
记者20日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考古人员从“陆地”向下发掘约5米,露出长达数百米的坚硬河床,文物就散布在河床凹槽中的鹅卵石和河沙之间,堆积层有2米厚。
“江口沉银地”怎么确定?
明末起义时,张献忠与李自成因故分裂,率部进攻长江流域。1646年,他被清将雅布兰射死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
张献忠死后,其巨额财富的下落一度成谜,考古界更是将其誉为世界三大宝藏之谜之一。关于张献忠沉银,《蜀碧》和《彭山县志》记载张献忠在江口战败,船被烧沉,金银随船沉入河中,《蜀警录》则记载张献忠将搜罗到的金银在江口沉于河中。历史上,垂涎张献忠遗留下的宝藏的人很多,但都没有找到具体位置。
上世纪90年代,彭山打鱼捞沙者曾捞起过明代银锭、金银器等。2005年,江口古镇岷江河道出土明代银锭,其形制与堑刻铭文表明为崇祯时期所征解的税银。这与张献忠曾转战四川、湖北、湖南的路线及所占地点十分吻合,充分证实了张献忠江口镇沉银之说。
之后,此地陆续出土金牌、金册、银币、银锭、铜盘、银簪及碎银等,其中西王赏功币、金牌等国家珍贵文物都与张献忠有关。
2015年底,来自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等单位的十余名专家,对沉银遗址、文物进行研讨后,出具了《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研讨会专家意见书》。《意见书》认为:通过与历史文献相比较,基本可以确定“江口沉银”的记载可信,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即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多少金银财宝藏在江中?
2016年10月,在江口沉银被盗挖案中,四川警方曾追缴回千余件文物,其中百余件是国家级文物,而最受关注的“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曾在黑市上卖到800余万元。还有“长沙府天启元年伍拾两金锭”,是已知的明代金锭中的最大锭形。
在不少专家看来,目前发现的文物可能仅为江口沉银的冰山一角。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周远廉就是其中之一。去年12月,周远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沉船地点的金银财宝会有很多。“明末的亲王们都非常有钱。崇祯12年以后,张献忠打败了不少亲王,也基本都把这些亲王的资产据为己有了。”
但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对此并不乐观,“张献忠从来没有在这里主动沉银。不说1000艘沉船不可能,100艘沉船都不可能,少许的东西是可能的。”袁庭栋说,“这次考古发掘我相信会澄清过去文献记载的很多矛盾的说法,澄清史学者多年的一些争论。”
“江口沉银遗址”距离四川省会成都市约50公里,位于岷江主河道和流经成都市区的府河交汇处。发掘项目于2017年1月5日启动,截至3月15日已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从2015年提出到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高频词”。它渗透到我们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上嘉宾观点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智能让新技术读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