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管执法须卸下心防 □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来源:潍坊晚报 2017-03-21 10:16   https://www.yybnet.net/

3月19日是云南省昆明市的第八个城市管理宣传日,昆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和该市盘龙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开展了“城管工作体验日”活动,15名市民跟随执法人员,体验了城管执法过程、数字城管案件上报及环卫日常工作。(3月20日《春城晚报》)

不回避地讲,时下的城管俨然已成为争议的代名词,城管执法人员也被贴上了“没人情味”“粗暴执法”的标签。考虑到城管执法的特殊性,坊间对执法者这种带有对立情绪的“身份不认同”,无疑是充满了偏见的。一来,作为最基层的执法者,城管执法人员承担着大量繁杂的城市管理任务,为维护公共秩序、市容市貌辛勤付出;二来,由于少数“害群之马”的不文明执法,很容易殃及整个城管群体,进而被妖魔化。出于“同情弱者”的本能反应,这种刻板印象、偏激认知一旦形成,城管便很难“翻身”去赢回公众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如此被动的局面下,“城管工作体验日”这种开放性、亲民性活动的开展,体现的是一种执法理念的转变,让人看到了执法者和执法对象间“冰释前嫌”的希望。

平心而论,城管和市民间的“最大公约数”便是维护城市的整洁与秩序,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只要双方始终恪守彼此的理性边界,不越位、不逾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完全可以达成共识、实现共治。反之,若城市管理不能寓于服务,信任缺失就难以改善,城管与小贩就会互相伤害,城管工作也就难以获得大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由此,看似强势的城管执法人员便既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又极易遭遇“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事实上也成为粗暴执法的受害者。

正是看到了这种一念之差背后的天差地别,当地开展了“城管工作体验日”活动,其出发点便是——城管工作不仅仅只是城管执法者走出去,也要让市民走进来。须知,公众参与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基础,公众参与的广泛性、深刻性和科学性是同公共管理的有效性成正比的。而构建群体信任,就得消除身份歧视及利己思想,要有最基本的换位思考,如此才能有效消除误解与偏见而收获理解与配合。

“城管工作体验日”这种开放式管理理念的结果,便是城管工作的路子走宽了、环境变好了。首先,一边邀请市民参与,一边采取眼神执法、围观执法、鲜花执法,用耐心取代对抗,这本身就是城管工作方式的进步;其次,市民在亲身体验了执法过程后,都对城管给予了更多理解和尊重。不难想象,一旦这种小规模认知汇聚成为公众共识,城管执法环境必将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体验日”多多益善。毕竟,很多时候,误解来自于信息不对称,人们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以个别人的不当言行来定义整个群体。当然,这样的体验可能还是形式大于内容,未必能接触到城管执法最核心、最尖锐的部分。但也正因如此,城管部门需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和管理智慧,在公正履职的同时把矛盾最小化。将心比心,市民需理解城管执法之艰辛,城管执法也得体谅民生之不易。

新闻推荐

财源街道 强化责任担当 聚焦作风建设

本报3月20日讯(通讯员郭文杰)近日,财源街道召开了“勇担当、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会议对今年财源街道“怎样撸起袖子当真干”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聚集作风建设,财源街道...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城管执法须卸下心防 □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