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3月21日电 (记者 黎华玲 曾理)3月21日是第17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远离慢病”。人们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但往往有的人即便睡足8小时,第二天却疲乏犯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杨清武教授认为,临床上有的人虽然睡着了,但每晚深度睡眠时间不够,长期睡眠质量不佳成为健康隐形“杀手”。
由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显示,24.6%的居民在睡觉这件事上“不及格”,高达94.1%的人睡眠与良好水平存在差距。杨清武教授介绍,一般成年人的正常睡眠时间是8至10个小时,而深度睡眠约占到其中的2至2.5个小时。
新桥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邓安春教授介绍,对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临床上可以通过睡眠监测诊断睡眠质量,而引起睡眠质量问题最常见的“打呼噜”就是一个严重的健康“杀手”。有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一疾病在男性中的患病率高达14%,20年间增长了3.5倍,在女性中的患病率增加2.5倍,升至5%,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专家提醒,有睡眠障碍的市民,白天睡眠时间要严格控制在1小时以内。为了保证睡眠,睡前可以喝一杯牛奶。平日多食用一些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的食物,如红枣、百合、小米粥等。
新闻推荐
近日,如何防止校园“毒跑道”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去年以来,上海、福建、山东等省市陆续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塑胶跑道建设标准,在这些标准中,例如“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以往国家标准中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