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西之朝气

来源:广西日报 2017-03-2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黄伟林

1936年出版的《广西一览》中有一张照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幅照片的近景是邕江,中景是广西省政府礼堂和主席办公厅,远景是朝阳映照下的霞光和彩云。整个照片为圆形,让人产生日出东方、旭日东升的联想。照片命名为“广西之朝气”。

广西之朝气。多么好的命名。我上百度查阅朝气的含义:朝气,指早晨清新的空气,也比喻军队初来时的士气,后用以指精神振作、力求进取的气概。

朝气,这是那个年代许多人对广西的评价。

在我所读到的文献中,最早这样形容广西的是张君劢。张君劢,哲学家,早期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张君劢在广西省行政演讲会了作了一个题为《历史上中华民族中坚分子之推移与西南之责任》的演讲,演讲中他说道:我到广西没有几天,观察接触的各方面不多,但觉得广西地位及其性质上约有五大特点:一、广西省在中原文化史上为后起;二、广西人富于自信力;三、广西人有勇气;四、广西人诚朴,故易一心一德;五、广西人能刻苦耐劳,故合于革新时代所需要之清教徒的精神。此五大特点之中,其第一点,换一句话来说,可名曰“少不更事”;惟其少不更事,故能有朝气,故愿意有所作为。试一思之,五六十岁的人,阅历已多,饱经世变,则其前进之兴奋,决不能与二三十岁的青年相比;个人如此,地方的人民亦然。吾来此后,常闻此间以广西人文化落后为耻!文化有好的方面与坏的方面:科学发达,理智发达是好的;因此而有“文敝”的病,则是坏的;广西人因文化落后而保留许多好性质,是一件不可忽略的事情。试想七国争雄的时候,当时诸侯皆以“夷狄遇秦掳斥之不与同中国之会盟”,然卒灭六国者,非楚非齐,乃秦国耳。罗马所以灭希腊,日耳曼民族又灭罗马,皆可以同类而并观。惟其为粗悍乃有朝气,乃有自信力,乃有勇气,而所向无敌;文化落后的缺点,固当矫正,然其优点,不可不图保存。

张君劢是文化哲学家,他在这里所说的朝气,是文化意义上的朝气。在他看来,广西在文化上是落后与朝气并存。

1933年11月,南洋华侨传奇人物,著名华侨企业家、报业家和慈善家胡文虎的代表曾晓峰评价广西:自民国廿年桂政统一以来,励精图治,整顿官常,贪污之习既除,靡俭之风弥长;军政党教,一律穿灰衣服、布鞋;并禁烟赌,故广西公务人员办事,另有一种朝气。

曾晓峰是商界人物,他所说的朝气,指的是广西政界和公务员工作作风的朝气。

1934年9月,教育家、藏书家侯鸿鉴考察西南诸省之后,对广西作出了如此的评价:此次奉派赴西南各省考察结果,以广西办事,事事最有朝气:每晨五时,天明炮一放,全民震动,士农工商军政各界均起,此为第一端可为全国模范省。军训之认真,各界之受训练,教育精神,足以振聋发瞆;全学界皆奋发,而中等学校之青年,尤为气足神旺,此为第二端可以为模范省。交通便利,建设伟大,盗匪敛迹,行旅称便,此为第三端可以为模范省。在上者简单朴实,勤苦耐劳,一命令之下颁,能深入民团,全省一致之精神,实为各省所不及,此为第四端可以为模范省……

在侯鸿鉴看来,朝气是广西其所以成为模范省的关键。1934年11月4日,著名画家徐悲鸿在南宁广西省党部扩大纪念周演讲。他说:此次来桂,踏入桂境,已深觉广西民众学生,民团军训之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对于复兴民族,实有把握!

1935年1月,《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作两粤之游,住广东四日,旅行广西各地者十日,撰《粤桂写影》一文,连载于1935年2月19日至23日的《大公报》。文章说:从广东到广西,最易叫人感觉到的便是广东富而广西贫,广东大而广西小,他们因为贫,所以上下一致,埋头苦干,因为小,所以官民合衷,情感融合,又国为自筹其为贫而小,所以当局的人们,非常虚衷谦抑,很欢迎外省人士的合作与批评,办事虽然带一点“土气”,然而诚实有朝气,是在任何地方没有如此普遍的。

此处我所愿特别指出者,第一是在上的人以身作则,不言而行的美德。他们不但自己努力向上,为民表率,并且设法表扬若干本省的先辈名人,把像片悬挂各公共场所,引起一般民众崇拜名贤爱国爱乡的心理,这都是振作群众精神的一种方法;第二便是弥漫社会的一团朝气。例如他们因为要训练民团,于是严格施行公务员的军训,省政府厅长委员年在四十五岁以上的人们,照章本可豁免,但是他们仍然自愿与青年们同样出操,以资民众矜式。又如在他处地方,天甫微明,一定行人稀少,广西却是上午五时,便已行人载途。广西政界虽然薪俸很薄,但因应酬甚少,无有浪费,家家都有贫而乐的气象,尤其在旧历新年中间,虽在深山穷谷,到处都有熙来攘往的光景。

“诚实有朝气”,是胡政之对广西当局人士的评价;“弥漫社会的一团朝气”,是胡政之对广西社会环境的评价。

还有一位笔名菊子的作者,在广西游历了九个月,走了许多地方之后而由衷感叹:由黄沙河起,到梧州为止,为时仅短短的九个月,虽然所看到的,只有其万一,然而深觉得广西是一个有朝气的省份……

政治家、商人、教育家、画家、报人以及不那么知名的作者,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来到广西,感受广西洋溢的精神氛围,体验广西内在的精神气质,他们不约而同地用了“朝气”这个词以称颂广西。

朝气,是一种精神状态、精神气质、精神面貌。然而,在当时,人们所感受到的广西之朝气,却可以用某种物化的事实加以印证,那就是广西人的早起。

1934年夏天,香港中华书局郑健庐在广西作了一个月的旅行,著有《桂游一月记》,其对广西人早起现象犹为关注,专门有两段文字记录:廿四日黎明即起,开窗眺望,江岸行人,往来如鲫,工作甚忙,盖每晨五时,天明炮一放,全城震动,士农工商军政各届均起,此真可为全国模范者也。三日晨光熹微,已闻马路上队伍步伐声,盖号炮初鸣,全城波动,师部军队也,民团后备队也,高初中军训也,干部大队也,公务人员也,咸须早起,接受军训。耳之所接,军歌乐号;目之所视,长枪大矛。各呈奇观,令人赞叹。

广西的早起现象并非昙花一现,直到1938年,陈畸《记桂林之行》也记录了广西的早起:

早起在广西差不多是极其普遍的:我们在柳州五点钟就可以听到“早炮”,天还没有亮就有一队一队的民团后备队在马路或近郊操演,政府机关里的男女职员,七点半钟以前就得开始在办公室工作的了。

朝气不仅与早起有关,而且与年轻相联。当年外省人到广西,对广西青年人的朝气尤其有体会,1938年5月3日,《资本论》第一个中译本的译者陈豹隐在广西省政府大礼堂作题为《对于广西的观察及希望》的演讲,他对广西的一个观察结果就是:广西中等以下的学校学生,比较有朝气。举例来说,在武鸣我们去参加村公所,那里附有国基小学,我们到的时候,已是四五点钟,没有见先生,但那些小学生,还是静肃的在课堂里自习,这在别的省份,是不容易见到的。

寄希望于青年,这是具有行业领袖气质的人物的普遍想法。1935年11月18日,徐悲鸿在南宁中学作题为《自卫与立志》的演讲,这样说道:我们中国,除了广西的青年,是生气勃勃正向前迈进外,其他在黄河长江流域的青年差不多都是暮气沉沉的,一点前进的精神都没有,所以我很希望广西的青年,还要加紧的向前迈进,以为全国青年的楷模。

显然,当年的广西、当年的广西青年都充满朝气,与其他许多地方的沉沉暮气形成了鲜明对比。《孙子兵法》有言:“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朝气,意味着活力、意味着生机、意味着勇往直前的气势。我以为,这其实也是当年广西精神的一种表现。抗战时期,广西为什么能够在惧战的气氛中凛然提出“焦土抗战”,就是因为充盈着这种锐不可挡、勇往直前的朝气。时可移,势会易,但广西之朝气,广西人朝气蓬勃的精神却应该不抛弃、不放弃,延续至今,继往开来。

新闻推荐

国家体育总局培训广西教练员

本报南宁讯3月20-22日,“国家体育总局支援西部讲学培训班”在广西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举行,全区各级体校280多名教练员参加培训。从2002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为支援西部地区的优秀体育人才培养,决定每...

相关新闻:
青海湖的春天2017-03-22 10:24
猜你喜欢:
评论:(广西之朝气)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