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殡葬易俗如何守“礼”

来源:西安商报 2017-03-30 06:04   https://www.yybnet.net/
北京市日前首次举行“自然葬”骨灰安放仪式。31位逝者的骨灰被永久性安放在朝阳区长青园墓区,由于使用可降解骨灰罐,骨灰最终将融入土地。这种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市民无须付费。

“自然葬”是“环保葬”的一种。环保葬是较传统火葬、土葬更为环保的一种下葬方式,对土壤和水质均不会造成污染,并且能够做到循环利用土地和水资源。

近年来,墓地价格已经随房市扶摇直起,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显著。有些殡葬方式,还存在噪声扰民等后果,或者会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凡此种种,皆属不够环保的下葬方式。“环保葬”如能推行,既为个人减负,又可为社会造福,自是功德无量。当下房价烫手,政府通过补贴等方式助推,正是大好时机。

不过,死生大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看重。与对故去亲人的情感相比,在多数情况下,经济负担是次要的,更不要说公共性的环保问题。传统殡葬形式,因为有具体且久长的空间、隆重的仪式、具象的情感寄托,容易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因此,新式的“环保葬”如果没有足够强的仪式感,仅靠经济补贴,未必能为大众接受。

如何在推行“环保葬”的同时保证仪式感?我国台湾地区殡葬业的变革之路可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台湾地区土地资源有限,且早年殡葬业迷信风水、讲究排场,殡葬业从业者也常常乘人之危,吃拿卡要。因为有厚利,还有各种黑恶势力染指,台湾当局在2002年6月开始实施“殡葬管理条例”,积极推动旧公墓公园化,倡导树葬、海葬等环保葬,并补助地方当局推行。

台式“环保葬”对于仪式感极为看重。从墓园选址、建筑来说,注重园林式改造,塑造“死亡可以如此艺术”的氛围。许多墓园改名为纪念公园或生命园。包括建筑风格、绿化树种、音乐,无一不考虑到亡者家人的心理需求。

仪式感不仅通过建筑、排场来显示,更在于人性服务。台式殡葬服务包括临终授体、丧葬典礼、后续关怀等环节。在丧葬典礼上,会依据各个家庭不同的信仰,提供宗教仪式服务。同时,当地殡葬业从业者还可为往生者制作一部记录其生平的短片,在灵堂循环播放,供人缅怀。在整个丧葬过程中,甚至还有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陪伴在家属身边,为其进行心理安抚和疏导。由此,“简丧薄葬”逐渐成为风尚,殡葬业向“重礼不重俗”转变,土葬比例下降到1/9以下。

我们推广“环保葬”,既要文明、朴素,不攀比花销,不通过声势大体现“规格”,又要做到庄重、肃穆,仪式感足够强,这中间当然还有很多探索空间,尤须避免“橘逾淮为枳”。

在具体推进中,政府的角色也至关重要,一是通过财政补贴促进推广;二是开放、倡导民间团体对相关仪式进行有益探索推行,包括在合法的宗教信仰或传统文化中,汲取有价值的纪念形式,乃至发挥宗教组织的正面作用;三是通过立法和执法,对造成扰民、环境污染的殡葬行为予以约束;四是推动行业内部规范,防范一些盈利机构趁机乱喊价;五是管好与政府垄断有关的环节。

倡导“环保葬”,移风易俗,需要时间,需要和风细雨,需要充分考虑民间传统和民众情感。而塑造能为大众接受的殡葬新“礼”,则是关键。

(据《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陕西白水的仓颉传说

2014年,“仓颉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仓颉传说是自古以来人们用方言口口相传的。白水是传说中仓颉的生活和卒葬之地。据《白水县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殡葬易俗如何守“礼”)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