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岂能任意“过滤”群众的声音

来源:定西日报 2017-03-30 10:06   https://www.yybnet.net/
◆白杨林

日前,一位领导干部在当地的干部大会上“发飙”——“现在到基层了解情况,不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是一个声音,只说好的,不说差的,我怀疑是群众的声音被过滤了。”群众的声音被“过滤”?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乎,但现实中确有此事。

现实当中,时常会听说某领导要到基层视察工作,被视察地的官员接到通知后便“如临大敌”,慌忙研究对策,对视察的路线提前做好策划,对被接见的群众进行反复“培训”,甚至于要求必须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还听说过,有领导点名要去看望一户特困农民,因那个农民“不会说话”,当地政府临时指派一名教师冒名顶替,结果,自然是演得逼真。至于一些地方的上报材料、当面汇报,也大都要经过一番“过滤”,方能呈现到领导面前。

一些地方为何要想尽办法“过滤”群众的声音?其中的“苦衷”不难理解。群众的声音有“好声音”,也有“坏声音”,还有各种各样的“杂音”,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只想让上级领导听到“好声音”,而不愿让上级领导听到“坏声音”乃至于“杂音”,他们害怕那些“坏声音”“杂音”影响了自己的政绩,影响到自己的“帽子”,所以便不惜冒险,设法“过滤”群众的声音。殊不知,经过“过滤”的群众声音,听起来虽然悦耳,但却如一首催眠曲,让人昏昏欲睡,让领导对现实民情产生误判,从而导致决策失误。

防止群众声音被“过滤”,既是宗旨理念的问题,也是工作作风的问题,还是工作方法的问题。为此,各级干部一要真正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念为念”,把群众的利益高高举在头上,切实转变官本位意识,眼睛多往下看,多关心民生疾苦,多为百姓兴办实事;二要有“闻过则喜”的心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洗耳恭听、深入反思,多听听群众的批评意见,并善于从群众的“杂音”中汲取营养,少走或不走弯路;三要在下基层时少些提前通知,多些“随机调研”,想到哪个地方,想接触哪些群众,一竿子插到底,不要让地方政府提前安排。即使是看材料、听汇报,有时还应来个“现场点播”,当面与群众交谈。只有真正站好群众立场,切实走好群众路线,把耳朵紧紧贴着大地上,群众的声音才能不被任意“过滤”,而这些不被过滤的“真声音”,才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方向和动力所在,才能最终汇聚成中国改革发展的好声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全市全域旅游培训班开班

本报讯(记者魏涛)3月28日,为期2天的全市全域旅游培训班正式开班,本次培训旨在进一步促进各级各相关单位对全域旅游工作本质内涵的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更好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

相关新闻:
三秦的春天2017-03-30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岂能任意“过滤”群众的声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