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四十五年,父母的合影照仅有两张,张数虽少,但每张合影照里饱含着满满的爱。
记忆中的第一张合影照,是父母三十五岁、我十岁时请人照的。那时,家里经济拮据,生活清苦,父母早出晚归,不辍劳作,苦撑着家,养育着我和弟弟。对于照相,定是一件奢望之事。可眼见家庭条件较好的邻居能过上“照相瘾”且非常自豪的模样后,父母就羡慕不已,渴盼着也能如愿以偿。经过商议,父母把照相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由父亲出面去请师傅来拍。
那天,阳光明媚,空中通透,适宜照相。按照游姓师傅的要求,照相地点选在了牛圈屋边,就以牛圈屋为背景。父母都很配合,特别注重:衣服,得穿最干净、最显眼的;头发,得认真梳理;鞋子,尽管是解放鞋,却须把糊在上面的泥巴弄去,保持整洁;笑容,得尽情灿烂。待安好高板凳后,父母便并排坐好,两眼平视游师傅的照相机镜头。我和弟弟觉得好奇,一会看照相机,一会盯父母的表情。当看到父母的衣服不直时,赶紧过去为其牵直;衣服上有棉花屑,就为其捡去;板凳有点歪,就提醒父母稍微挪动一下臀部以求平衡,确保安全;后面有扫衣等物影响照相效果,则迅速拖走……目睹我们的懂事样,父母予以口头表扬,令我们乐颠了好一阵。当游师傅高喊“注意了”并念完“三二一”后,父母面带笑容、开开心心的合影照便诞生了。顿时,师傅满意,父母高兴,我们在心底为父母虔诚地祝福。
不久,游师傅洗出了那张合影照,专程给父母送来。父母除了兴奋、付钱、送客外,就仔细端详合影照,如吃了蜜饯般快乐无比。我们也凑闹热,争相观看父母的合影照,一个劲地称道师傅的技术好、父母的表情佳。父母瞅瞅合影照,瞧瞧可爱的我们,欣慰的情愫自心底涌出,溢于言表。最终,那张父母的合影照被父亲放进了镜框里,供一家人欣赏、回味,成为茶余饭后的念想,伴我们度过春夏秋冬。每每劳累后回到家里观看合影照时,父母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照相的点滴,感动在父亲与母亲的恩爱里,感动在师傅精益求精的精神里,感动在我们由衷的爱戴里。
后来,不知是粗心大意,还是其他原因,那张合影照不翼而飞,令父母及我们叹惋了好一阵。不过,那美好的定格,那满满的爱,依旧记忆犹新,温暖心房。由于要潜心挣钱供我们读书、考学,父母再也没心思考虑拍合影照了,只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耕耘,磨破嘴皮、跑断腿地奔波忙碌。
转眼间,我们外出求学、参加工作、成家立业了,父母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出于感恩的考虑,我们一直想为父母拍一张合影照,以弥补父母的遗憾。可父母总是说“用不着”而一次次地推脱。看父母执拗的样子,我们好无奈。
无论如何,我们的想法并未搁浅,只是在等候时机,献上一份浓浓的爱。今年春节前,我们单位去慰问贫困户,除送慰问金外,破天荒地为贫困户老两口拍了两张合影照。春节后,洗出来,装裱好后,专程送去,为其钉、挂在墙上,令老两口感激不已。此事让我顿生感悟:何不趁此机会为自己的父母拍张合影照,以表微博的孝心。想法一出,竟令同事感动,十分支持我的举动。
于是,我找出春节期间用手机为父母拍的合影照给懂行的同事审定,结末被告知不适合放大、效果不佳。怎么办呢?重新拍过,保证效果。提前联系好父母后,我和同事背着相机,专程驱车前往老家,为父母重拍合影照。
照样,板凳安好,衣服穿得整洁,父母笑得灿烂,而且我和另一亲戚配合着,为父母拉起红布权当背景,再在同事的提示下,相机“嚓嚓嚓”连响,为父母拍出了合影照。至此,父母欢愉的心境不言而喻,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踏实起来。
随后,经过精心挑选,父母的合影照终究选定,并通过同事的操劳洗出来、装裱妥当。再选个好日子,提前与父亲联系好,我开车为父亲送去了那张合影照。父亲放下手中的活计,回到家里,给我打下手,助我一起钉、挂好合影照。望着合影照里夫妻恩爱的样子,父亲笑了,赶来的母亲也笑了。我知道:父母的心里是甜蜜的,是幸福的。
当告别父母、准备返回城里时,我再一次回望墙上的那张父母的合影照,心里便荡起阵阵涟漪:合影照里浸润着满满的爱,供父母享用,也够我们温馨的了。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新闻推荐
“营改增以来,我们公司整体税负下降,切实享受到了营改增税收红利,增添了活力”。位于柳城县的广西桂泰仁德投资有限公司的吴姓财务人员日前在申报纳税时高兴地说。自2016年5月1日被纳入营改增试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