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影响英国国运与欧盟盟运的大考 □新华社记者 吴黎明

来源:淄博日报 2017-03-30 10:21   https://www.yybnet.net/
当英国方面29日向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递交一封正式启动“脱欧”的告知函之时,英国与欧盟迎来了一个关键性历史节点。从这一刻起,英国国运与欧盟盟运开始面临新的一次大考,唯一确定是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启动“脱欧”意味着分手,“脱欧”谈判意味着大英帝国要与欧盟开始商谈“分手协议”。“如果你的女朋友甩了你,永远不要朝她看第二眼。”这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的公开话语,言辞中分明有“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意味。然而,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之间,大英帝国与欧洲大陆怎能轻松地说分就分?

如同人不能选择出身,国家同样不能选择自己的地理位置。一道浅浅的英吉利海峡从地理上隔开了大英帝国与欧洲大陆,但隔不开不列颠与欧洲之间的紧密联系。

从罗马征服到威廉渡海,从“均势外交”合纵连横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浴血硝烟,英国与欧洲大陆从来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更不用提加入欧盟之后,英国融入欧洲一体化的血脉之中。别的不说,目前有300多万欧盟其他成员国公民工作生活在英国,有120多万英国公民工作生活在欧洲大陆。

英国是欧洲一体化的贡献者。英国在欧盟内经济实力排名前三,多年来一直是欧盟的净出资国,目前每年出资达100亿欧元以上。英国曾与德、法组成欧盟“三巨头”,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决定性力量。更重要的是,英国特有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对欧洲的发展、繁荣提供镜鉴与活力。

英国同时又是一个三心二意的搅局者。秉持“光荣孤立”传统的英国对欧洲秉持实用主义,没有法德等欧盟核心成员国的“大欧洲”理想主义。且不说“煤钢联营”的草创阶段,英国人隔岸旁观,就算是1973年加入“欧共体”后,也常似“局外人”。英国人不加入欧元区、申根区,要求在移民、司法合作、边境管控、财政“返款”等方面享有“例外”特权。在近几年让欧盟焦头烂额的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中,英国不仅很少出力,反而频频拆台说风凉话。

当错估形势的前首相卡梅伦去年贸然就“脱欧”诉诸全民公决,英国与欧盟的命运就走上了十字路口。这个在春天里发出的“分手信”,是如此沉重。欧洲舆论认为,2017年将“可能成为一体化进程的分水岭”。

分手是个技术活。这涉及数百万客居英国与欧盟的民众的生活住行,涉及数千份法律文书的修改,涉及一系列经贸、往来协定的重新谈判,涉及数百亿欧元的“分手费”的讨价还价。是条件苛刻的“硬脱欧”还是好分好散的“软脱欧”,抑或是两年期限内达不成协议、被德国《明镜》周刊称之为的“脏脱欧”,目前谁也不能下结论。为了惩罚英国,同时也为了“杀鸡儆猴”,欧盟早就放出狠话不让英国有好果子吃。

分手更是政治与双边关系的重构。分手意味着英国与欧盟不得不重塑其世界地位,导致整个西方政治外交版图重新洗牌。少了英国的欧盟,其整体实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力都要大打折扣;少了欧盟这一依托,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将减弱,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不再固若金汤。分手更需重构。是“挪威模式”还是“瑞士模式”,或是沦为更疏远的模式,英国与欧盟的谈判不会轻松顺利。英国人想轻松进入欧盟市场“摘桃子”但又不承担责任,恐怕是白日梦。

更让欧盟警觉的是,英国离去是对欧洲一体化的重大打击,其引发的疑欧浪潮正席卷欧罗巴,欧盟不能容忍一体化分崩离析。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日前更是警告,若欧盟分崩,巴尔干必定会爆发战争。

历史的大考已来临,英国与欧盟迎来命运决断的新周期。但无论如何,英国与欧盟是搬不走的邻居,双方都不希望看到一损俱损的双输局面,不希望英吉利海峡风急浪高。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新闻推荐

三百绣娘同时纺线创纪录

3月29日在贵州省望谟县拍摄的布依族绣娘纺线现场。当日,在贵州省望谟县民族中学内,来自望谟县的331名布依族绣娘同时用纺线车纺线,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此次挑战选手年龄最大的88岁,年龄最小的40...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影响英国国运与欧盟盟运的大考 □新华社记者 吴黎明)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