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反腐剧”走红背后的民众心声□秦淮川

来源:济南日报 2017-03-30 15:09   https://www.yybnet.net/
时隔多年,“反腐剧”荧屏破冰。3月28日晚,《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黄金档开播。剧中涉及贪腐官员有的官至高层,一个大省“半壁江山”都陷入贪腐。导演说:“电视剧能拍到这个尺度,是国家反腐力度使然。”(3月29日《郑州晚报》)

从3月28日晚播出的第一集来看,该剧很接地气,不少内容取自于真实事例,比如某部委处长赵德汉生活俭朴,吃炸酱面,骑自行车上班,殊不知,在不为人知的豪宅里藏着2.4亿元现金,相关部门清点时烧坏了好几台点钞机。

但凡关注反腐新闻的,恐怕都知道这样的“双面官员”并不少。编剧也坦言,作品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故事在现实中基本都是有原型的,“都是有真实事件参照的”。

《人民的名义》最受好评之处在于突破了一些所谓“红线”。演员陆毅透露:“我在拍摄过程中有时候会想,写到这么深入、这么高层次的贪污行为,这个剧能播吗?我有时候真的会有这种想法。”事实证明,该剧不仅播出来了,且因其屡有突破而颇受好评。比如,该剧写到了副国级领导干部的贪腐……

这个时代背景,就是反腐态势高压、拍蝇打虎不止步。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打掉的“大老虎”已有100多名,反腐真正做到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既然如此,“反腐剧”就没有缩手缩脚、嗫嗫嚅嚅的必要,更不能回避现实、无视反腐力度。

编剧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一个细节:《人民的名义》中关于政法帮、秘书帮的描写,放在以前是不行的。“这次我还在创作的时候,有关部门领导就让人捎话鼓励我:一定要把我党‘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反腐决心写出来,把党内有些野心家‘团团伙伙\’、‘帮帮派派\’的做派写进去。”这一变化耐人寻味,没有反腐力度加大,或许就没有那些多素材,没有反腐决心增强,也就谈不上尺度突破。

众所周知,“反腐剧”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年一部名为《苍天在上》的“反腐剧”吸引了无数观众。其后,从《大雪无痕》到《国家干部》再到《忠诚》……反腐作品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民众之所以买账,原因再简单不过——痛恨腐败,力挺中央反腐败,而反腐作品道出了民众心声。

时隔多年,反腐作品再度升温,同样契合了这一逻辑。正如有网友表达期望:支持文学创作反腐,不忘初心,将反腐工作进行到底。不难理解,观众看反腐作品,绝不只是猎奇或者看个热闹,也不只是感慨一番,而是呼应中央反腐败,希望通过制度建设压缩腐败的生成空间。对于作家或编剧来说,创作反腐作品当然也不只是展现反腐败成就,而应该通过剖析腐败分子挖掘出人性是怎么沦丧的、贪官是怎么“生成”的,这样才能体现反腐作品的价值。

从中纪委的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和《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再到探究贪官心路历程的《追问》一书,与反腐有关的作品不断升温,这是好事。可以断言,反腐作品还将持续升温,如果这些作品能够提振民众信心,并为当前反腐提供动力,助推构建清明的政治生态,就更让人欣慰了。

新闻推荐

灾区获2800万元农房地震保险理赔

据新华社昆明3月29日电(侯文坤王兆炜)据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政局消息,2800万元农房地震保险理赔款28日足额兑付到了大理州民政局账户,将由当地民政部门按照具体标准尽快赔付给云南漾濞地震中的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反腐剧”走红背后的民众心声□秦淮川)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