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会游泳才能毕业清华校规解决“世纪难题”……

来源:济南日报 2017-03-30 15:10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清华大学传出消息,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游泳将与学业绑定。新生入学后进行游泳测试,不会游泳的学生必修游泳课,通过者才能获得毕业证。

其实,不会游泳的学生不能毕业,是清华大学90多年前曾使用过的老校规。之所以引发关注和争论,在于多所高校频频出台奇葩校规的当下,清华此举别具一番意味。

偏爱游泳清华“不孤单”

清华校方表示,游泳是必备的生存技能,从长远来看对学生有利。游泳的锻炼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提升耐力,且在水中运动,引起关节肌肉的损伤比较小。而有网友打趣说,这老校规从根本上解决了世纪难题,这下女友和妈掉水里可以一起救了——多么善解人意的一种解读。

这么好的一项运动,将其作为必修课的,自然不只清华一家。

自2000年北大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起,游泳就被列入本科生必修课,学生连续游完200米才可过关,获得1个必修课学分;2011年,厦门大学将游泳作为本科生必修课,占1个学分,男生连续游100米、女生连续游50米为考试通过,获得学分。

除了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这些一定会把游泳作为必修课的大学外,还有四川大学、宁波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都把游泳课作为或曾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而必修课的意思是,如果考试没通过,补考又没通过,可能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梁实秋差点栽在游泳上

早在90多年前,清华大学就提出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不能留洋。此后,由于学生规模扩大、场馆有限等因素而中止。

从现有资料看,清华的这一老校规是由厦门人马约翰制定的。

1882年,马约翰出生于鼓浪屿一户并不富裕

的家庭,幼时失去父母,令他的生活更加窘困,但

他从小酷爱游泳。1914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

后,马约翰应聘来到清华,最初担任化学系助教,随

后改到体育部任教。

马约翰曾回忆,“有一次,跟校长谈进一步发展学校体育问题。我表示,清华每年要送出100名学生到美国,送出的学生,总要像样儿一点,不能送去‘东亚病夫\’……我怕学生出国受欺侮,被人说成中国人就是弱,就是‘东亚病夫\’。”

1920年,马约翰成为清华大学的体育部主任,制定了至今看来仍很严厉的规定:学生在校学习必

须通过“五项测验”指标,不过关者不能出国留学,游泳就是其中之一。

清华的知名校友中有不少就差点栽在游泳上,最著名的就是作家梁实秋。梁实秋1915年入读清华大学,考铅球、铁饼、标枪、跳高、跳远等田径项目都刚好能及格,唯独游泳是一窍不通。他在《清华八年》里写道:“两根竹竿把我挑了起来,成绩是不及格。”苦练一个月后补考:“我当时在水里扑腾得好

厉害,水珠四溅,翻江倒海一般,否则也不会往下

沉。这一沉,沉到了池底。我摸到大理石的池底。我

心里明白,这一回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便在池底连

爬带泳地前进,喝了几口水之后,头已露出水面,知

道快泳完全程了,于是从从容容来了几下子蛙式

泳,安安全全地跃登彼岸。马约翰先生笑得弯了腰,挥手叫我走,说:好啦,算你及格了。”老资历校规“哪家强”?

90岁的校规,听起来年代久远,但追溯历史会发现,它着实算不上“老资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朝廷的名义颁布的学规禁例,是教育史上颇为著名的《卧碑文》,在当时,它甚至具有法律效力。

我国历代官学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思想教育,尤其以明清两代最为严格。明洪武

十五年(1382年),礼部颁学校禁例十二条,刻石置于

学宫明伦堂之左侧,称为卧碑。卧碑自此成为明清时

期儒学教育的校规,是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规范和

守则。

卧碑失传后由清乾隆年间重刻,现立于江门市新会博物馆。规条共8款,第1条首先要求学生受教于父母,或挽救父母。其余还包括做忠臣清官,利国便民;人品要忠厚正直,出仕就做一个好官;不能行贿官员,不能交结权势;尊敬老师;不能拉帮结派等。

8款规条的内容可简单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将“孝道”放在首位;二是要求“忠”,忠君爱国;三是不

拉帮结派,惹是生非;四是尊师重道。

古时触犯校规后果严重

在以朝廷名义颁布这种有法律效力的校规之前,当时的“高校”—国子监中就已存在森严的校规。从元代迁都大都(今北京)到清代,国子监在中国历史上存在600多年。以明朝为例,当时国子监的校规规定,学生必须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们的日常功课还有三样:一是练字,每天要

临摹一幅字,写字最差的要挨竹板子;二是背书,3天

一背,最少300字,背不出照样挨打;三是写作文,每

月要完成6篇文章,如果不能交齐6篇,同样受罚。

此外还有日常行为规范。比如,不准学生擅自进学校的厨房;不准对学校的伙食说三道四;不准在学生宿舍里唱歌、喝酒;不准穿其他的衣服,只许穿校服;不准假装生病;不准深更半夜在学校里游荡。

靠谱的校规就是好校规

相比之下,现在的校规要温柔多了。但即使如此,还不免时常引发争议。

2012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规定,中文系大一、大二的学生必须背诵指定的89篇古诗文。学生每个学期平均需要背诵22篇左右,学院每学期都会进行两次古诗文默写。默写为两个学分,背诵还是必修课,这学分若得不到就意味着毕不了业。

这种规定遭到很多学生反对。学生提出造成负担的意见后,改用新的考核方式,由原来的整篇默写调整为默写与填空相结合。对于100字以内的诗词仍要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对于100字以上的古诗文则从中摘取一些经常引用的名句、名

段填空,考试方式更人性化,同时也降低了难度。此外,各大学还有些看起来颇为

奇葩的课程:天津大学开设“恋爱课”、广州大学开设“生死课”、厦门大学开设“爬

树课”、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上网闲逛课”……

所以,校规本不必太在意是否看起来奇葩,只要立足于治学实际,不哗众取宠,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便算是靠谱校规了。正如网友所调侃:校规有个性,执行有分寸,评说别认真,效果问学生。 (本报记者 胡磊)

新闻推荐

坚持司法为民提升司法公信力——访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吕青

“报告既令人鼓舞,又催人奋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市中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吕青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作为一名来自基层审判一线的党员法官代表,吕青认为,落实报告提出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会游泳才能毕业清华校规解决“世纪难题”……)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