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全
上海大学生小侯为了缓解手头紧张,借款4万元,谁知却在高利贷的层层套路下,掉入“深渊”——半年时间,欠下贷款100多万。记者多方采访发现,学生群体深陷高利贷并非个案。壹宝贷总经理罗浩杰表示,由于学生群体贷款需求旺盛,但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律意识淡薄,正在成为高利贷觊觎的新目标。(3月30日《南方都市报》)
有需求才有市场。校园高利贷的风生水起,缘于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以及正规金融机构有效服务不足而留下的巨大空间。因此,在这种角度上,严厉打击校园高利贷显然只是治理的一个方面。换言之,职能部门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治理思维,在对校园高利贷严厉打击之余,还要及时引入一批正规金融机构进驻校园,对大学生全方位地提供规范有序的金融服务,切实缓解大学生消费需求与大学校园正规机构金融服务短缺的矛盾。否则,偏向任何一方都会“按下葫芦起了瓢”,于事无补。
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大学生深陷校园高利贷盘剥的泥潭,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法维权的意识不足。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利率超过36%的贷款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对于利率明显逾越法律规定的高利贷,大学生在发生纠纷后,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拿起法律武器,果断说不。遗憾的是,不少涉事大学生对此缺乏必要的法治意识,任由放贷者摆布。因此,有必要强化大学生的依法维权意识,引导他们以法律手段解除套在脖子上的高利贷枷锁。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要及时出手,依法惩罚金融机构违法滥发贷款的行为。
此外,强化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引导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也是防范大学生误入校园高利贷魔窟的重要抓手之一。
总之,校园高利贷是伸向大学生的黑手,祸害甚烈,铲除这颗“毒瘤”,需要整体性的综合施策。如此,才能对其予以精准打击,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其不再兴风作浪。
新闻推荐
在对阿贝莱盖塞2007年提供的一份赛内检测样本进行重新检测后,总部位于摩纳哥的国际田联29日宣布,剥夺这位土耳其中长跑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两枚银牌以及一枚世锦赛银牌。在大阪田径世锦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