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将通过游泳测试作为体育必修课的要求,这属于办学自主权。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学是通过怎样的程序把游泳作为必修项目的。如果把游泳作为必修项目,是由大学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传统与办学条件,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那应该尊重学校的决定。而如果这没有通过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论证,而仅仅是个别领导或部门决定,并在校内没有征求师生意见,这一做法就值得商榷。
从媒体报道的信息分析,清华把游泳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是经过充分论证的。从办学历史看,清华早有把游泳作为必修课的“老校规”;从现实看,清华也有把游泳作为必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必要性角度看,游泳既有锻炼身体的作用,也是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而且,对学生重视体育有促进作用。从可行性角度看,清华已经对如何开展游泳教学进行科学设计——尽量小班教学,一般是20人;课上还设置有救生员。学校体育部将与校医院联动,对学生进行提前筛查,确实不适合游泳的,可免去必修游泳,等等。
一些人对把游泳纳入必修课感到不解,这是没有意识到体育重要性的“潜意识反应”。事实上,我国已有一些省市把游泳作为中小学生体育教学的必修项目。但这一必修项目要推广或面临场地、师资的局限。因此,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我国应该加大对学校(包括大中小学)的基础体育设施投入,让想把游泳作为必修课的学校有场馆开展教学,否则,对场馆匮乏的学校来说,讨论要不要把游泳作为必修课这个话题,是奢侈的事——他们对清华有那么好的游泳条件只有羡慕的份儿。
(摘自《北京青年报》,作者熊丙奇)
新闻推荐
反腐剧引发高度关注,制片人、导演、主演揭秘拍摄幕后 40位明星片酬“折上折”出演《人民的名义》
众星气场十足陆毅饰检察官侯亮平柯蓝饰陆亦张丰毅饰沙瑞金许亚军饰祁同伟湖南卫视3月28日开始播出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反响强烈,尤其是受到不少青年观众追捧。新京报记者采访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