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浅见,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最大的看点之一,在于通过对日本超级间谍渡部的刻画,以点寓面,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日本民族的阴暗面,具体包括情感感化不了的“白眼狼”,超乎寻常的隐忍,无可比拟的狡诈,惊人的人格分裂。
渡部自小从日本来到上海,喝黄浦江的水长大,学了一口流利的上海话,甚至连老婆都是上海人,大舅哥陆先生对其关爱、扶持备至,引为心腹。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打动、感化他,也许,早在孩童时期,军国主义教育就已经融入他的血液、深入他的骨髓了,他注定永远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记得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感慨地说过:中华在强盛的时候,没有动过日本一指,而日本一旦强大,巴不得一口把中国吞掉。日本,这个自以为得儒家奥义的民族,其实连最起码的“知恩图报”都不懂,对它而言,只认实力,不认道义,只服强者,不服感化。美国两颗原子弹的毁灭性轰炸,苏联把关东军战俘全部送往西伯利亚冰天雪地服苦役,使日本至今对美、俄服服帖帖;而对曾经对其放弃战争赔款的中国却始终“回报”以傲慢和不屑。
作为最隐秘的潜伏者,渡部在隐忍了10余年后才最终出手,其韧性不输于越王勾践。出手时,其精心设计的局面,瞒过了除他之外所有的人,连枭雄陆先生也被绕了进去。如果不是最后小六还活着,渡部的真面目也许永远不会被揭穿,陆先生还会把他视为为自己而死的好妹夫,把他的两个儿子视作自己的亲骨肉抚养。
历史上,日本被美国叩关之后,通过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等,最终一步步崛起,这一过程整整用了40年的时间,日本这一民族绝境求生的韧劲令人称奇。崛起过程中,巧妙利用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其狡诈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方面对妻儿无比地疼爱,一方面又无情地亲手杀死妻子,间接害得儿子丧命;一方面谦恭儒雅,像阳光的“邻家大叔”,一方面极其卑劣,极端变态,囚人为性奴,渡部的人格分裂令人咋舌。不过,这并非毫无依据的臆想、虚构,其实,通过很多资料,我们会发现,日本人中的人格分裂者不在少数。一个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在公共场合,日本男人总是彬彬有礼,似乎个个都是谦谦君子;可一到私密场所,尤其涉及男女之事,相当一部分人会马上变得猥琐不堪、下流变态。
影片最后,渡部在战俘营拒绝接受引渡,想逃避惩处。面对陆先生以自己的儿子作威胁,渡部断言陆不会杀掉自己的儿子,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是陆的亲外甥,血浓于水,而且儿子还小,是无辜的,在情感、道德上陆都下不了手。可是,这次他判断错了,或者说,他还没有完全了解陆这个人。说好听一点,陆是无情的枭雄;说难听一点,陆是关键时刻不受任何情感、道德约束的大流氓。当陆先生让手下打死渡部的儿子(同时也是自己的亲外甥)时,相信很多观众会很纠结:从情感上来说,渡部不死,天理难容,打死他儿子逼他出来,然后一枪击毙他,让人们压抑的内心一下子得以舒畅;可从理智上来讲,孩子确实是无辜的,甚至可以说是受害者,对无辜生命的妄杀,不论出于何种理由,都是不被允许的。让观众在情感和理智之间纠结,在心灵深处“交战”,凸显出影片思想的深刻性和巨大的艺术张力。
片名《罗曼蒂克消亡史》看似有点怪,实则不然,这里的罗曼蒂克应指的是民国大上海特有的韵味,民国上海滩“教父”们所特有的风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渡部这一形象遮掩了),而这一切,很快成为明日黄花,随风而逝。剧末,陆先生抬起手,接受安检的一刹那,为这段具有独特风情的罗曼蒂克史画上了句号。
新闻推荐
王家坪无铭阙之荆轲刺秦和玉兔捣药蒲家湾无铭阙·戏虎冯焕阙沈府君阙·养由基射猿2009年5月9日至10日,国家文物局专门组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罗哲文先生等专家组率队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