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挨着京开高速庞各庄出口的一个宠物墓园,开车通过一眼就能够看见上千座大大小小的墓穴绵延近两百米。记者走进墓园,但见每一块小墓一平方米,均以黑色大理石或是白色花岗岩作为墓碑,上面刻着小动物的照片和名字,以及家属的留言。部分在墓碑上加盖了玻璃罩,里面放置了小动物生前用过的小窝、食盆,以及猫粮、狗粮等祭品。(3月30日《北京青年报》)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在册宠物(多指猫、狗)数量已超过1亿只,按每年8%至10%的死亡率计算,一年就会有30多万只宠物遗体待处理。而宠物的“身后事”的处置成为主人们最看重的一种悼念方式,大部分宠物主人会选择以掩埋的方式处理离世的宠物。“宠物墓园”这一“灰色”产业链也由此而生,现在国内不少城市已建有“宠物墓园”。
但是,必须直面的问题是,我国土地资源紧缺,人死后尚且在推行海葬树葬等不占土地的绿色殡葬,而且大部分地区已立法规定,不能建坟立碑,如今却反要为宠物专门建立墓园,岂不是死宠物在和活人抢地?
当然,于商家,既是“商机”所在,就必然要竭力投宠物主人所好,比如现在的宠物墓园,除了有棺材,大凡都还有标准加固型的大理石材质墓碑,提供终生焚化祭祀的消耗品等,甚至“还有专门的宠物葬礼司仪,拍摄下葬过程等”。显然,“宠物墓园”不仅占地规模惊人,其“档次”也不乏豪华。
其实,无论宠物主和商家,并非不知道人死后尚且要文明节俭办丧事,宠物死了岂可以如此“大操大办”的道理,只不过是钻目前对宠物死后管理规定的空白。据悉,宠物殡葬服务,涉及民政、农林、工商等多个部门,但目前在国内尚无一个部门可以主管该业务,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由此可见,建一个所谓的“宠物墓园”,目前来说几乎是零门槛。
宠物“后事”的“铺张”与“豪华”,折射出的是国人根深蒂固的重殓厚葬的陋习。因此首先要着力于提升国人文化素养,树立现代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道德理想,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殡葬新风尚。但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宠物殡葬服务,加强对“宠物墓园”的监管,显然更是势在必行。
□钱夙伟
新闻推荐
前不久的寒潮来袭,给浙江余杭特色经济作物径山茶蒙上了阴影。太平洋产险浙江余杭地区的工作人员赶赴径山茶区,为当地茶农办理低温气象指数保险,给今年径山茶的生产穿上了厚厚的“保险衣”。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