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江的徐大爷接到一个自称“医学专家”的电话,在对方的忽悠下,徐大爷花了5800元购买所谓的特效药,结果却是6瓶“三无”产品。
半个月前,徐大爷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河北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医学专家,我说我有高血压。”徐大爷并未起疑心,还如实告知了对方自己的身体状况,“他说他有降压特效药,效果很好。”对方一番介绍,徐大爷最终决定购买6瓶“特效降压药”,总共5800元。
很快,货到付款的“特效药”快递到了,徐大爷向快递人员支付了5800元后,立即回家拆包裹,“里面就是6个塑料瓶装的粉粉。”徐大爷说,塑料瓶身没有任何标识标签,他尝试联系所谓的“医学专家”,但那个电话号码却怎么也打不通了。
无奈之下,徐大爷向中江县工商质监局求助。工作人员查看他所购买的药品后,认定其为“三无”产品,并立即联系快递公司及当地邮政局协助配合,立即停止支付该笔货款。
次日上午,该局工作人员陪同徐大爷到快递公司办理相关手续,老人顺利拿回5800元。同时,工作人员提醒老年市民,生病要到正规医院治疗,遵医嘱服药,不要轻信其他非正规渠道推销的所谓的特效药。
蒋勇 本报记者 陈兰
新闻推荐
如果不是中国篮协在3月29日的一则通告,要求“总决赛的球队教练和球员必须接受媒体采访”,或许不少球迷差点忘记,CBA总冠军奖杯还没找到新的归属。从3月19日半决赛尘埃落定,到今晚总决赛正式拉开战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