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一条“护士怒斥医托”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值班护士发现医托后大声呵斥:病人都哭了,你还骗人钱!她抓住医托的手,联系保安将医托带走。很多网友称这位护士为侠女,“为大侠点赞!”记者了解到,事情发生在3月26日,视频中的护士来自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在公众见识的各色医托事件中,这是正能量爆棚的戏剧性一幕:导诊护士怒斥,“真是恨不得在你们脸上贴上‘医托\’两个字”;疑似医托讪讪而言,“那我走了,不来了……”侠女获胜,坏蛋羞赧,围观者点赞一片。
怒斥这一幕,固然快意恩仇,但也让人浮想联翩。比如去年初,一女孩在北京广安门医院就医时指责号贩子“猖獗”,并质疑医院保安对号贩子不管不顾,此事引发社会热议。此后的5月4日,国家卫计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集中整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在年内分三阶段严打号贩子和网络医托。但就眼下的情况来说,医托也好,号贩子也罢,在各大医院几乎仍未禁绝。一个“侠女护士”再是火眼金睛,估计也抓不完禁而难绝的医托;更令人忧虑的是,如果医托会武术,护士岂能挡得住?
在私力救济的江湖,放任明处的小护士去PK暗处的医托,这是护理职业不能承受之社会风险。道理很简单:暗流汹涌的医托未必都这么容易轰走,而“护士怼医托”也不该是个正常的职务行为。
有个细节耐人寻味。“侠女护士”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我非常看不惯这些医托,经常骗农村来的病人,他们手上的钱可是救命钱啊!这种行为太可恶了。”大医院管控不了医托,已经是天知地知的明规则。打击医托这么多年,扬汤止沸的多,釜底抽薪的少。不管这是谁的“主要责任”,放任医托在医疗江湖兴风作浪,亦非三两日的事情。
魏则西事件渐行渐远,生活中或网络上的医托却常年阴魂不散。医托难禁,说到底还是打击乏力。因为一般性的医托行为,似乎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理。那么,轻则“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重则“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的罚则,对职业医托来说几乎是无关痛痒。此前,媒体曾以《起底医托江湖:拉一个人到诊所至少分成50%》为题,揭示其间的乱象。一句话,处罚轻柔、举证困难,直接让医托成为极有性价比的灰黑产业。
“热情”的医托搭上“权威”的老中医,已成医疗忽悠之术的标配。但是,医托何罪、机构何责,在法治语境下,至今仍未清晰。由此,“侠女护士怼医托”事件,还得一分为二地看:此事固然是小护士侠肝义胆、快意恩仇,但医托猖獗及整治乏力之病症依然令人扼腕。我们必须明确:“怼”医托的主角不该是医护人员,而应该是秀肌肉的医院管理方与执法力量。
新闻推荐
2017金立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摘牌仪式31日在中国棋院举行,名将胡耀宇在第三顺位被老东家上海队“自挂自摘”。中国围甲联赛创办于1999年。因为各参赛队体制不同,棋手的转会流动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