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
本报金昌讯(记者刘兴元)金昌市坚定不移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以有色金属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2016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7%。
金昌市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先后制定出台引导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措施13项,为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创造了良好环境。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起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各企业与全国30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开展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市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个;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省级科技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坚持以平台建设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级财政设立“双创”基金1000万元,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设立了市级科技进步奖和科技专项奖励基金,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给予50万元至200万元的资金资助,扶持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全市在镍钴铂族金属新材料领域形成了一批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品40多个,镍基合金等28种产品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金昌市围绕建设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近年来先后实施了6万吨精密铜镍合金管棒材、5000吨镍及镍合金板带材、600万只印花镍网、1.5万吨海绵钛、1万吨羰基镍、1万吨碳酸锂提纯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新材料产业化项目,有力促进了产业升级和产品优化,镍钴新材料、高档铜加工材料、铂族贵金属功能材料、钛等稀有金属材料等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目前,全市有色金属年深加工能力达到56万吨,占到有色金属产能的58.3%。去年,金昌经济开发区新技术、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已占到园区总产值的50%以上。
新闻推荐
奉平本报记者姜德辉2016年,昭化区荣获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全年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59元,同比增长10.2%。昭化区是如何实现全区农民收入增幅的大幅提升?“始终坚持把促进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