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余华:因为巴金我们这代作家才能自由成长

来源:玉林晚报 2017-04-04 10:08   https://www.yybnet.net/
访谈现场2017年,被视作“当代文学名家圣地”的《收获》杂志,迎来了花甲之年。在传统媒体碰触着愈来愈多“未知”的当下,对于一个捧献出余华、格非、苏童、莫言、李洱、笛安等作家的老牌文学杂志而言,同样面临着挑战……

3月17日,澳门旧法院大楼,著名作家余华和《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就“《收获》及文学杂志在中国的重要性”进行了一场对谈。程永新回首《收获》杂志60年风雨,畅谈时代更迭下,纸媒面临的转型之迫。余华则回忆了第一次在《收获》发表作品时的情景,“《收获》在我心目中是中国最好的杂志,没有任何杂志能与它相提并论。”在活动现场,他表示,“感谢巴金创办《收获》,我们这一代作家,才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成长。”

以下内容为活动实录,看后令人获益匪浅。

   如果没有巴金的包容与开放思维,《收获》走不到今天

程永新:《收获》几十年的历史,还是很有意思的。其中,有一个人非常重要,他就是巴金先生。他非常包容,他曾说:“出作家,出作品”,这也是我们一直遵循的一条原则。

那时候,张贤亮有一部小说叫《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部小说发表的时候,我来北京,有一批女作家表示,这部小说对女性不尊敬,冰心给巴金打电话,让他管管《收获》。巴金看完之后说:“张贤亮的小说,写的似乎有点‘黄\’,但是写得确实好,没什么问题。”

《收获》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就是因为有巴金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人格魅力,才始终得到方方面面的关照,才出现各类型优秀的作家。如果没有这种包容,没有这种开放的思维,这本杂志也走不到今天,也坚持不到今天。

巴金讲过很多话,像《随想录》,他讲的虽然是朴素的道理,但如今回过头去看,这些道理,在现实当中依旧是有意义的。比如说两极分化,比如说里面讲到的反思和忏悔的精神。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是在进步,但是进步的速度不是那么快。

巴金已经成为《收获》这本杂志的灵魂,不管以后谁来干,都改变不了。我们要时刻关照历史跟现实的关系,如果杂志发表的文章作品对现实没有深刻意义,那么对于一个办杂志的人而言,是一种失职。

  对好作品的判断:编辑要有学识修养及鉴赏天赋

程永新:我刚当编辑的时候,那些老编辑,都是用毛笔给作家回信的。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对我的启发很大。这些老编辑的身上,有一种知识分子的风骨,我年轻的时候,不懂事,不在乎这些,还觉得他们保守,但是在接触中,我发现这种东西是无形的,但力量非常强大。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判断,其实是形成体系的。这种学养、学识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对艺术抱有掘尽精神。

第三方面,编辑作为一个原创作品的第一个阅读者,要有一点天赋和后天的鉴赏力,这种鉴赏力非常重要。他们不像搞理论批评的那些人,可以讲出很多道理,有的时候他们就凭直觉,觉得这就是一个好的文学作品。文学说到底还是跟艺术有关系,所以这种带一点天赋的直觉和判断力,才显得非常好。所以这三种元素,组成了一个价值标准,判断标准。

我觉得现在我们的文学价值标准有点乱。个人的学习,尤其是对世界上经典文学的学习,还是比较重要的,要慢慢建立起一种独特的个人见解。

你说哪一种小说是好的,我觉得世界上好东西太多了,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会慢慢建立起来。其实,我要求编辑部的责任编辑解读作家作品的时候,要学习现实主义,它还是有一些系统性的东西。

“在我心中,《收获》是中国最好的杂志”

余华: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回忆我自己走过的路:一个人和一本杂志。“一个人”是指李陀(著名作家、理论家),“一本杂志”是指《收获》,他们把我变成今天能够坐在这里说话的人。

我的小说是李陀给我推荐到《收获》的,我有超过大概四分之三的小说,都是发表在这本杂志上的。两种原因,一种是浪漫主义原因,《收获》在我心目中是中国最好的杂志。还有一个原因,现在很多小说,别的杂志根本不可能发表,在那个时代,别说《许三观卖血记》,《活着》都不可能发表。《收获》杂志不仅能发表我的作品,而且是完整发表。

我们要感谢巴金创办这本杂志,我们这一代作家,才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成长。

新媒体冲击下,《收获》是否还有“造星”的能力?

程永新:现在是新媒体时代,网络时代,《收获》也要与时俱进。我们跟网络公司合作,做了一些探索,包括有声书、翻译、类型文学等。我觉得在现在这个形势下,要维持《收获》这本刊物原有的品质和气质,其他的事情就放开做,去尝试探索。

微信这块,肯定做得不太一样。它有可能依靠某一种文学语言,挖掘人的精神及生活。我们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不是为了某个人,也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我们希望在《收获》这个品质下面,形成文学的生态圈。

我觉得“造星”这个是不太可能的,我觉得作家的才华永远是属于作家的,他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的时候,就一定会冒出来。像莫言,像余华,这些优秀作家,光芒四射,他自己就有能量,正好是我们供给需求。

我们现在对年轻作家,对一些原创作品,始终在坚持引导和推荐作品。

作家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方式

在现场问答环节,读者问余华,通过多年创作,你的作品有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话语?而这套话语在一些读者看来,算是不够精致的、美好的,怎么看这个问题?

余华:每个作家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方式。当一个作家利用一种叙述语言,获得成功以后,他会对这种叙述语言产生依赖,这就和经济学里的“路径依赖”是一样的。一直不改变这种“成功模式”,到最后,当新的时代来临,就破产了。

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作家,都是用一种叙述形式在写不同的小说,但是也有少数作家,寻找到一个新的需求方式。这两类作家之间,并没有好坏之分,莎士比亚永远是那种叙事方式,托尔斯泰也是一样,也有另外一些伟大的作家,比如马尔克斯,他起码就有两种叙事方式。

在谈到创作中,写作遇到困难时,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解决?余华说,人的思维经常会进入一个死路。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离开书桌,暂时忘记它,晚几天再回来一看,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余华和程永新在访谈中对80后的作家给予很高评价,认为他们非常努力,出了很多作品,“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写作,关注他们的成长,应该倾注比较高的热情去帮助他们。”(辛宏湘)

新闻推荐

世界跳水系列赛喀山站 “梦之队”包揽10金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喀山站当地时间2日结束了全部比赛,中国跳水队延续了上一站广州站的完美表现,再次包揽了全部10枚金牌。据国际泳联官网消息,在2日的比赛中,里约奥运会冠军施...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余华:因为巴金我们这代作家才能自由成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