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蒲洪旭
阳春三月,走在剑阁县抄手小流域新华园区猕猴桃种植基地,现代农业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一排排猕猴桃苗整体排列,自下而上铺满了山坡,山下沟渠水塘点缀其间,绿水、青山,一幅亮丽的田园风光图展现眼前。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不起眼的荒山。
“是水土保持治理让这里变换了模样。”当地干部介绍说。
2009年剑阁县是全省第一批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十二五”期间更是成为该县有史以来水土保持常规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惠及面最广、建设进度最快、改革力度最强、成效最为明显的五年,为水土保持治理和监督管理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73平方公里的绿变
自抄手小流域所在地城北镇民主村沿国道108线北行10余公里,就到了剑门蜀道剑门关景区。
在景区不远处的剑门村,项目区幅员面积6.33平方公里的鲜家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已于2014年底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
水土流失面积3.1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9.43%,涉及人口857人……临近景区的鲜家沟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如果不加快治理,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当地居民,还有剑门关景区。”当地干部告诉记者。
该工程迅速被国家纳入2013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总投资125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公顷,新建蓄水池14口、排灌沟渠3.81公里、沉沙凼56个、作业道路1.5km,整治塘堰1座,设置垃圾箱20个,新建垃圾收集房3
处、沼气池10口。
守住了绿水青山,剑门关景区旅游业发展也迎来了迅猛增长,为实现绿色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仅是鲜家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自2012年实施以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开封项目区聂家碥、马灯、垂泉、正兴小流域也相继展开。
在“十二五”期间,全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平方公里全面完成,计划下达完成率10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90%以上。
谁有产权谁来管理
水土保持项目的相继完工,守住这片绿水青山有效有力保障。
“项目建设只是一方面,良好的项目后续管理才能让项目发挥更大作用。”据剑阁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说。
项目建成后,该谁来管?谁有产权,就该谁管!
剑阁县将项目产权明晰,与项目实施乡镇、村、组干部一道将每一块坡耕地
和荒山荒坡的所有权、使用权及土地面积等作详细登记,按面积折算将治理成果归还原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
随后,及时将工程移交给村组农户,由乡镇政府向原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颁发水利水保工程产权证,确保了产权明晰,责、权、利明确。
产权明晰的目的在于,以明晰产权为纽带,成立县、乡(镇)、村和农户为一体的管护体系。
预防监督执法的有力保障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果的不断巩固,还离不开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的有力保障。
剑阁县坚持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始终把预防监督放在治理工作的首位。
2000年,集水保、水政、河道为一体的水务综合监察大队成立,并以此为开端,在全县积极开展全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全县配备水土保持预防监督
执法人员达到53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履行职责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监督管理成效显著。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数据库,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排查,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全县范围内开发建设项目进行了深入彻底的排查,补充了各类在建和新建开发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归类、登记、建档。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开发建设项目中的乱开挖、乱弃倒行为成为毁坏水土保持生态植被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一现象,2009年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以来,剑阁县重点对广旺集团下寺水泥厂、成兰输油管线、西成高铁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63个地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监督。
下发整改通知书23份,检查记录400余份,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20个,查处破坏水土保持案件9件……
在严管重罚下,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得到了有效巩固。
新闻推荐
教育部: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纳入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范围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记者施雨岑)为建立中小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提升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10日发布《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明确提出将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纳入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