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蒂猫:小伙伴们,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河南某大学校区有学生通过河南商报的微信公号反映,学校的教学楼除了上课时间,总是有“铁将军”把门,上完自习都不知道去哪儿。
比尔盖华:嗯嗯!这个帖子我看了,据该校学生反映的是学校为了保障公共财产安全,防止新近安装的教学设备被损毁、失窃而专门高的“锁楼防盗”这一招。
卖女孩的小火柴:啊?也太搞笑了吧,客观来说,这种“锁楼防盗”,貌似为学校公共财产筑起了一道防护屏障,但实则贻害无穷,这种一味地压制、掩盖问题的做法,多少有点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意味,并未真正从源头上疏通、解决问题,反而还会使问题愈加淤积,甚至积重难返。
安东尼:是嘞,据说这个高校之所以专横地“锁楼防盗”,主要原因还在于学校上学期安装的一批新媒体教学设备,由于安装后屡次发生失窃事件,学校不得已才出此下策“锁楼防盗”。尽管规定出台之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备损毁失窃事件的发生,但与此同时,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学生课余时间上自习的合法权益,无形之中也被侵犯与剥夺了。
狐狸糊涂:太离谱了。教学楼本就是供学生学习使用的,是师生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按照校方的逻辑,“锁楼防盗”,只要锁住了楼,也就防住了盗,也就排除了一切可能存在的损毁失窃的隐患,言下之意,在校方眼中的“盗”岂不是指那些求学于此的莘莘学子?
比尔盖华:就是!就是!这种“锁楼防盗”的做法,明显过于简单粗暴,在性质上根本就是一种懒政与失职,同时,也折射出涉事校方人权意识的严重缺失,对学生、对权力缺乏起码的尊重与敬畏。
凯蒂猫:这无疑是在“削足适履”,是一种野蛮的专权与懒政,显然有些因噎废食、过犹不及了。说到底,“锁楼防盗”治标不治本,我们无从否定涉事高校祭出此举背后初衷的良善,但从正当性与实施成效的角度来说,此举确实有失偏颇,考虑不够全面。教学楼总是“铁将军”把门,就连学生合理的自习权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无从保障,又谈何育人扬德?
(本报记者 丰姣整理)
新闻推荐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退役军人“第一书记”: 脱贫攻坚“红色尖兵”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