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锴
唐代大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更是流传千古,传诵不衰。
很多书对“落霞”的解释有两个释义:其一指晚霞。举例即是王勃这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二指琴名。举例为唐人陆龟蒙的《夜问会答》诗:“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 ”而前一种词义显然是一种误读。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赣江之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路过,即席而作。当时是举座皆惊,尤其是阎伯屿,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时,“矍然曰:‘天才也! ’”《滕王阁序》写的是南昌地区的风物,因此,理解“落霞”的含义必
须放在南昌的地理环境中
去分析。宋人吴曾在其《能
改斋漫录·辨霞鹜》一文中
写道:“落霞非云霞之霞,
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
若今所在麦蛾是也。 ”原
来,当时的南昌地区,八九
月间,田野里活动着一种
飞蛾,数量极多,在江上飞
舞时,纷纷坠落水中,引得
江鱼群游争食。当地人管
这种飞蛾叫做 “霞蛾”,简
称为“霞”。 “霞蛾”纷坠如
雨,也引得野鸭(鹜)游来
争食,于是便出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奇异场景和壮观画面。
对于“霞”指“霞蛾”之说,后世学者也多有考证。宋代学者俞元德在其著作《莹雪丛说》中指出:“落霞者,飞蛾也,非云霞之霞。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之句,描写的是当地的一种自然景观。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霞蛾飞舞,自上而下;孤鹜争啄抢食,自下而上;两物相交,好似齐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尤为让人称叹的是,这一句对仗极为工整:“落霞”、“孤鹜”与 “秋水”、“长天”相对,精巧绝妙,而且上句写“动”,下句写“静”,动静结合,合成画面,既美丽又壮观。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美国海军第三舰队下属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即将抵达西太平洋朝鲜半岛附近水域。分析人士认为,美方此次急调航母打击群北上,向朝鲜施压意图明显,很可能会加剧朝鲜半岛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