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梅
英国前保守党首相爱德华·希思是与邓小平有多年密切接触的“老朋友”。2004年8月,在邓小平百年诞辰之际,希思在家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称赞邓小平是“塑造现代中国的一位杰出领袖”。
希思回忆说,他和邓小平初次相识于1974年5月,当时他首次访华,身为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到机场迎接。此后,在连续27年间,希思26次访问中国,和邓小平“记不得见过多少次面”,“结下了特殊的友谊”。希思每次访华,邓小平总是安排他住在首次访问时居住的那家宾馆。
希思说,在多次会谈中,邓小平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说:“和他的每次会晤对我来说都很有意思。邓小平对自己国家的事务及影响中国的国际事务有着相当明智和非常广博的认识。他不仅有详尽的知识,而且有深刻的理解。他的个性沉静而专注,无论说什么事先都经过考虑,并且立即就能解释清楚。他非常果断,从不踌躇犹豫,这些给人留下非常强烈的印象。我认为他是塑造现代中国的一位杰出领袖。”
希思在1998年出版的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我很享受和邓小平的交谈,而且发现他讲话既坦率又直接。我讲什么,他看起来也总是乐于接受。对直截了当的提问,他答得也直截了当。他还喜欢用幽默给我们的谈话增加点佐料。显而易见,邓小平脑子里十分明了他所追求的长期目标,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思考也很深入。”
1982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希思时,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港人治港”和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等解决香港问题的原则。
谈及香港问题,希思向记者回忆起这么一段往事:“那是在1983年,当时人们认为既然要到1997年事情才会起变化,现在谈香港问题时机还不成熟,还可以再等等。这一年,邓小平在会见我时说,他曾说过要用两年时间和英国政府谈判香港问题。现在一年过去了,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据了解,撒切尔夫人想等到1997年时,提出让香港维持原有地位50年。这肯定是行不通的。您(指希思)回国后,应当告诉撒切尔夫人说,现
在只剩下一年时间了。如果她不能在一年之内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将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希思说:“当时参加我和邓小平会见的还有一些中国官员。我们最初谈的是一般的国际形势,他们都靠着椅背,微笑地倾听着。但当邓小平讲到香港问题时,他们都往前凑,听得非常专注。”
希思认为,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即对中国,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有着更广阔深邃的视野,正确地处理了事情的轻重缓急关系;对香港和澳门问题,他也看得很远,运用“一国两制”成功解决香港问题,“这无论对中国、英国、香港本身或是对世界都是最圆满的结果”。
希思总结道:“邓小平对整个世界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可以如何管理和快速发展,而中国又能够因此向整个世界作出何等的贡献。”
(摘自新华网)
新闻推荐
国羽总教头:卸任 李永波昨日向成都商报记者证实将去中国奥委会专家委员会工作
李永波带领国羽争得荣誉无数,执教过程之中也历经波折,堪称中国体坛最具争议的教头,他掌舵国羽24载、奥运夺得18金将成为历史,而他要“培养100位世界冠军”的梦想目前还停留在81这个数字上,似乎已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