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借鉴经验,引进特色产业。借鉴贵州“三变"改革经验,深入推行“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在继续发展壮大地方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基础上,柞水县以发展农业高效产业为切入点,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组建考察团先后两次赴山东、河南、贵州、海南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因地制宜选准致富主导产业。与海南中楮农牧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万亩构树种植基地协议,与陕西天行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5万亩红豆杉种植合作协议,这两个新型项目的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全县脱贫产业布局,可带动全县万余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选准主导产业,精心编制规划。在深入各村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柞水县确定了全县重点脱贫产业。在种植业方面,重点发展核桃、板栗、中药材、构树、红豆杉等产业;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土鸡散养、生猪饲养及特色养殖等产业;商贸业方面,重点发展农家乐集群、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乾佑河流域重点打造农家乐集群、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社川河流域重点发展构树种植、生猪饲养业,金井河流域重点发展花卉苗木、中药材种植业和土鸡散养。结合发展重点,柞水县制定了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及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规划,出台了核桃、板栗、中药材发展规划和计划,编制了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及“京东特产馆"建设方案,目前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站点4个。
产业规模发展,致富效果凸显。强力打造西川脱贫攻坚主战区,促使960万元的农村林山、土地等闲置资产转变为股权,吸纳群众入股资金5000余万元,8000多名贫困农民变成了股民,粮经比由4.13:5.87调整优化为3.42:6.58。同时,每镇确定抓好2个示范村,每村确定抓好20户示范户,逐村逐户确定1-2个主导产业。全县新发展中药材1万亩,核桃建园0.6万亩,板栗建园0.5万亩,栽培袋料食用菌1200万袋,发展生猪养殖4万头、土鸡12万只、蜜蜂2000箱,养殖鱼类40万尾,将80%的贫困户捆绑在产业链上,产业对贫困群众的致富增收作用明显。
新闻推荐
近日,贵州共青团投身脱贫攻坚推进大会在铜仁市召开,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和社会力量投身贵州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会上,全国扶贫先进个人、优秀春晖使者、青年致富代表、支教志愿者等代表投身脱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