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又到了,壮乡大地处处沉浸在歌的海洋里。幸得政府统一安排节假日,让我们这些学生娃也能分享歌节的快乐。
我回到平果老家,亲临现场感受了歌节的盛况。
那天一大早,歌节现场就热闹起来了。集市里、田野上、山坡间,都有唱山歌的人,这边唱来那边和,彼此以歌传情,表露心声,真有“三姐歌台”的气派。
更让我惊叹的是,还有一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老爷爷老奶奶骑着电动车前来对唱山歌。看他们年龄都在七十岁左右,但神态与风姿完全像是年轻人。他们唱歌的内容与年轻人完全不同,而且全用壮语咏唱。最动听最受好评的是他们自编自唱的那首《平果农村新面貌》,歌中唱道:“……十几年变迁人心欢,先消茅屋再灭瓦舍,农村盖房再不用瓦。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精美装修,楼房林立……家电、燃气大普及,老少妇孺都顺意。做饭炒菜不烧柴,厨房洁净无炊烟。牲口放养不污染,村中亮丽无垃圾。河水复清澈,倒影蓝天云……昔日村村屯屯烂泥路,晴天车过扬尘遮日头,雨天人走烂泥没脚窝;如今家家户户通硬路,晴雨皆净车辆在穿梭,村中‘市民\’安居乐呵呵……幸福生活全靠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啰嗬!”
歌节上还有许多唱出农村移风易俗、红白喜事新办简办;村民和睦守法、爱国敬业、勤劳善良、诚实守信等内容的歌。人人声情并茂,首首歌声嘹亮。让我听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此外,歌圩还设有传统美食展示展销。最诱人的莫过于五色糯米饭了,那色香味俱佳的糯米饭让人见了口水直流。据一位老奶奶介绍,五色糯米饭是用壮话叫“妹楼(枫叶)”、“花埋”、“果紫”、“果红”这四种分别含有黑、黄、紫、红天然色素的植物叶子、花蕊、全草捣烂后各自温水浸泡,取得四色染液,再将四份大香糯米分别浸入四色染液中;同时另把一份大香糯米泡入无染色的温清水中。待五份糯米全泡透后滤干,一同放入蒸笼蒸熟,再混合拌匀,就得出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相传这五色糯米饭是用来祭奠与供奉本民族祖先和歌仙刘三姐的,吃了它当年就顺风顺水,丁财俱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五色糯米饭已在悄然“升级”,目前一些地方已开始出现六色、七色甚至十二色的糯米饭了,所用原料更力求高档、绿色。这一特色食品已让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三月三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广西电视台的歌节直播节目,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荧屏上,原来是平果县的山歌王在登台演唱。这又让我兴奋不已!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终于以自己的特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民歌节这个大舞台上闪亮登场了。
歌节直播节目结束后,我的心仍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有责任而且必须把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世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
本版投稿邮箱:
bszbfk@126.com
新闻推荐
教育事业是关系民族兴旺、国家强盛和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作为甘肃省传统的科教文化区,安宁区文教事业发达,高校科研单位密集,众多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为安宁区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人才和科技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