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第一集讲述了北京一个小官乍看清廉,但其受贿得来的现金铺满豪宅的整面墙壁、整张大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但还真是现实中发生过的。
长期以来,观众们对现实有太多的话想说,但个人发声的影响总是微乎其微,《人民的名义》这部正面强攻现实的电视剧,一下喊出了人们早就想说但没有说出的话,如此集中地暴露官场黑暗面,的确是史上最大尺度。之所以说尺度最大,是因为剧中反腐上不封顶,反到了国家领导人之一的副国级干部,堪称突破了反腐剧的最高级别。除此之外,剧中的很多台词,也是尺度惊人,比如有:“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以前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做坏事,现在是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做好事”等等反映社会现象的金句警句。
文艺不是政治的传声筒,但文艺与现实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的顺利播出,我们看到党和国家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这也是无数观众关注《人民的名义》一个重要因素。现实是文学、艺术等创作源源不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灵感、活水、源头。当下的现实,是任何一个作家与编剧都无法书写的,而他们能做的其实很简单,把现实搬进小说、剧场。记者认为,原来常说的艺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现在来看,艺术远远比不上现实的精彩与荒唐。
当下,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无疑是官场文学、处世厚黑学、职场宝典与各类成功学、致富经等,这些都生动地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而这类读物的流行,让当下社会的形态原形毕露:人们的价值观取向,其实都被牵引到了权力与金钱这两个焦点上,它们就是两个社会坐标,让每一个人都牢牢地绑定其中。
《人民的名义》把这种社会病症在文学创作中深切地反映了出来,人们为之叫好。对于反腐进展持续关注,背后是人民对于政治清明的深刻期待。近些年的反腐,不断地打老虎拍苍蝇,取得了很多成果,《人民的名义》很多故事也体现了反腐背后的惊心动魄,反腐工作者与贪官的斗智斗勇,分秒必争,甚至牺牲了自己。这就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社会价值,把很多人日常难以接触和了解的政治运作模式和逻辑,淋漓尽致地凸显了出来,满足了观众的好奇感。
这部电视剧另外一个社会价值是,能够给官员敲响警钟。正如片中所言:当务之急,不是教育老百姓,而是教育官员。的确,当前的很多社会矛盾,往往都是与政府有关系,哪怕有的事情本来和政府没有关系,但最后都落到政府头上,这恐怕也与很多地方官员的颟顸有着莫大的关系,特别是处理一些公众事件,条件反射般想到的就是封锁消息,而不是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哪有什么消息是真的可以被完全封锁的?电视剧中发生的故事告诉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切不可一厢情愿地要“为民做主”、剥夺他人知情权,而应该做好服务民众的本职工作,正如剧中退休老干部陈岩石时常说的那句话:“要把人民放心上”。
新闻推荐
一连踢丢两个点球奥斯卡啊,奥斯卡!上海上港客场0:1败走日本
上海上港客场0:1败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