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军礼
受益于土地流转成果,安康市平利县长安镇村民洪善波一家五口,近年来家庭年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
农民把家庭承包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类新型经营主体,在取得土地收益的同时,又能变身工人打工赚钱,获得双重收入。像洪善波一样,这样的收益模式正在安康平利等地演进,一道特色产业推动土地流转的“经验之门"正悄然打开。
土地流转获得双重收入
4月11日,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带领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赴安康市平利县调研。调研组成员看到,在该县长安镇308省道沿线,“两山一川十里万亩"茶园里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
据了解,中坝村田珍茶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共有流转土地2000余亩,流转土地农户每亩地每年可获得约600元土地流转费。此外,每年近百天的采茶期,每月打工还能赚到三、四千元。“农忙季节公司每天可提供300到500个工作岗位。"公司创办人田珍介绍道。
在长安镇另一家制茶企业女娲银峰现代农业园,园区与农户签订了3000亩30年土地流转合同,每亩地农户可获得年土地流转费约800元。
随着土地流转带来的园、林、路、渠、景综合配套,茶叶大户王友平家每年20吨茶产品不出镇就可销售掉。
如今,长安镇土地流转总量超过1.6万亩,占全镇耕地48%,有种植百亩茶叶大户67户,其中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有10户。
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尽管农民获得双重收入、龙头企业发展蒸蒸日上,但土地流转仍存在现实问题。调研组了解到,由于部分农民没有走出家庭式经营传统束缚,流转土地后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变窄,龙头企业、产业大户整体实力不高等,这些客观制约因素影响到土地流转进一步推行。
截至去年,安康市土地流转面积为129.3万亩,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的仅为90万亩。安康市农业局农经站一位工作人员认为,培育更多经营主体是当务之急,特别是要加大力度扶持农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女娲银峰现代农业园副总经理杨国安则认为,农业企业投入大、收益慢、风险高、解决就业人口多,政府应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省农业厅农经站站长王德胜表示,作为陕西土地流转经验来源地及全省深化农村改革试点市,如今土地流转率高出全省平均值7.8个百分点的安康市功不可没。今后应加强总结推广,同时要直面存在问题寻求破解路径。
李冬玉在座谈会上指出,安康市土地确权100%,各县形成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基本要件现已具备,土地流转施策得力成效显著。今后要鼓励扶持更多新型经营主体,使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比例扩大,在探索实践土地流转“三权分置"中取得成效。
新闻推荐
中国篮协12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新周期中国男篮组建模式以及主教练的选拔方式。新一届男篮国家队将组织两支独立的国家队同时集训,分别备战2017和2018年的比赛,在2019年合并后备战世界杯和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