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不能只把目光注视在课堂教学,语言积累和课外的勤读书、细观察、多写多练、多鼓励也应该纳入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列。
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一种态度(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态度实际上就是指怎样“做人”。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教师一直将作文课堂教什么,怎么教作为重点研究,力图通过简而精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但却收效甚微,学生作文无话可说,语言苍白无力,这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师的深思,怎么样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的能力,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在这里我仅就多年来在初中作文教学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课堂阅读。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佳作美文,写人、叙事、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形式美、形象美和意韵美。在学习时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因素。要求学生每天自由读1至2篇课外文章,并做读书笔记,摘抄优美句子或写写读后的感受。值日生每天在黑板上抄写一句名言或一句优美的句子,班里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名言背诵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积累了很多知识,还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课外阅读。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自由阅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一个课时能认识一个事物便达到了目的。定向阅读,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以及某一写作单元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阅读作品目录。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每个年级课外阅读三五本书,教师针对记叙文的特点,有要求地布置,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掌握或没有掌握的问题,以便在往后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摘抄妙文佳句。
平时练笔。定性作文与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相结合,这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以及信函等等。这是学生写作上自由耕耘的一块园地,让他们写自己的话,写实在的话,见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写什么,读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人每周写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便于教师全面总结,可起到督促检查作用。办报,这里包括学生的手抄报、学校和班级办的油印小报、黑板报、墙报等等。这项活动的作用,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及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编辑、排版、写作、绘画、书法等多种技能。
二、激发学生享受创作乐趣
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体验沸腾的现实生活,并积极引导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让每人都能亲身体验感受活动的乐趣。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参与力所能及的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实践证明,学生对活动充满情趣、积极性高。丰富的活动使他们能得到充实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心里最清楚不过,写起文章来,就很容易表达出真情实感,从而享受到创作的乐趣。
三、多给学生展示习作的机会
班上朗读,这是口头发表。还要做好精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内容有: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交流的内容要体现出是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演讲。每节课训练1人,轮流演讲,要求人人能上台表演。通过演讲,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提高了。除此以外,还以大组为单位办小手抄报,每半个月出一期,让每个人都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收到小报上、贴到墙上,心里真是比吃上蜜糖还甜。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而流不歇”。鼓励学生让生活走进作文,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描述生活。其实,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并非易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只要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勤积累,多思考、多练笔,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南海涛
新闻推荐
唐仁健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整合省级脱贫攻坚资金等事宜 决定阶段性降低全省失业保险费率
唐仁健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整合省级脱贫攻坚资金等事宜决定阶段性降低全省失业保险费率本报兰州4月12日讯(记者吕宝林)代省长唐仁健今天下午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4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2017...